我养你还不如养只狗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每次
2024年11月14日 热点资讯
#你好星星的孩子#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讲述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从我小时候开始,父母就没有给过我多少肯定。
尤其我的妈妈,每次骂我总是会骂些很难听的话,类似什么“人头猪脑,废物,看到你就很讨厌”等等。
我对她骂我的这些话一直印象深刻,我已然不记得我曾因为她骂我的这些话而心痛落泪了多久。
我很多次我想去干点什么事,我的父母,乃至我的家里人。都在不断地否定我,觉得我不可能把事办好。
感觉他们一直在给我灌输这么个概念:你只不过是个干不成任何事,只会添麻烦的小傻子罢了。
久而久之,我自己好像也就相信了这个“事实”,觉得自己的确是无能,办不成事。
我也就接受了他们所给我安排的这么一个角色,在外人面前也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得很傻,然后别人也会对你有一种“笨”的评价...
我有一个发小,今年三十多岁了,却一直没谈对象,家里人都很着急,托我们这些朋友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沟通才了解,原来,他是不敢,他很自卑。
用他的话说,"我这么差,有谁会看上我,谁看上我,谁嫁给我,谁倒霉啊。"这话,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他的长相不算出众,但也算是五官端正,文质彬彬的那种,工作、收入也很稳定,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原来,当年被他妈伤害地太深了。从小他妈总是否定他,打击他:
“我妈小时候总是骂我长得难看,又懒又丑,以后找不到媳妇。"他无奈地说。
“一次又一次,从小骂到大,骂的多了,我变得很自卑,总觉得自己特别的丑。不敢和别人,尤其是女孩子说话,怕他们笑话我,嫌弃我。"
他小时候的自卑一直延续到了成年。
一般来说,在否定和打击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长大后都十分的自卑,自我价值的贬低。从而做事情不敢主动争取,很难去主动的追求异性,总认为自己配不上她。
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意识有两个来源:
一是自我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二是源于他人,都被称为外来意识。
对于认知不全面,生活阅历少,内心不够强大的孩子而言,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也常常依赖外人的评价。
而和孩子接触最多,评价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父母总是不断强调孩子的缺点、所犯的错误,与其他孩子做比较,那孩子便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么糟糕的一个人,不值得别人的喜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父母口中的样子。被习惯差评的孩子,一生追求别人的认可
有一次姜文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他,"你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姜文说很多啊,比如我和母亲这么多年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
做了很多努力也不行:"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情高兴。她老有一种不高兴的样子”。给母亲买房子,但是她也没有表现得多高兴,她还不去住,她不喜欢。
姜文总结:我人生最大的挫折,是父母的差评。
从事业的角度来说,姜文是成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可在他的内心,谈及与母亲时,还是会有一种落寞。
因为从小到大一直被否定,所以他太渴望母亲的认可了,他一直想尽办法做可以让母亲开心的事,做让母亲肯定自己的事。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哪怕成年后,还是如此。
李玫瑾教授直言,“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学不会爱自己。”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觉得孩子很多方面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等等,父母习惯性的去否定孩子,给孩子差评,让孩子失去自信,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总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内心有多苦?#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从未获得肯定,长大后获得肯定都会认为那是周围人善意的谎言"
"一回家就觉得特别压抑,家成了自己最不想待的地方”
“羡慕无论有任何不顺、困难都可以无所顾虑告诉家人的人"
"如果说人生有四季,我的前二十年是凛冽寒冬”
......
成年后的我们,该如何疗愈儿时创伤?#怎样是有效的亲子阅读#
对你有帮助:
第一,父母不认可你,否定你,批评你,并不代表你就真的不好;很可能是他们缺乏欣赏、认可他人的能力。所以,你不必因为父母的不认可而自卑。
父母不认可你,也有可能是你不符合他们的期待或者没有完成他们自己的需要和梦想。
比如父母重男轻女,想生个男孩而你是女孩。再比如有的父母有名校情结,当年自己很想考北大清华,没考上,就期待孩子考上名校,孩子没考上,就不认可孩子。
这些都是父母的问题。
第二,父母的认可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作为孩子,我们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会把父母的评价和认可看得那么重要。
但是。现在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无论在经济上,生活上,还是人格层面我们和父母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
父母说你好,你不会发家致富,父母说你不好,你也不会忍冻挨饿。
但是如果你非常在意父母的认可,那么他们的否定和批评就会令你的内心非常痛苦。
第三,不要和父母的差评纠缠,划清界限关系;分清什么是父母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父母认不认可是父母的事情,他们对也好,错也罢,那是他们的事,是他们该负责;
我已经成年,我做我该做的事情,过我想过的生活。
更多情感问题可以关注情感管家犇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