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汉服贵妃养猫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之乾
2024年11月14日 热点资讯
单身也要快乐呢。
七月七也可以是女孩子乞求智巧的节日呀!
《乾隆帝写字像》《乾隆帝妃古装像》
清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写字像》、《乾隆帝妃古装像》两幅画作并不是组图,但画风却非常接近。根据绘画技法来看,两幅作品的人物的面部都是西洋画法,注重用色彩来构造形象在勾描上淡化线条,应该是出自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之手。而人物的衣饰、家具静物以及背景中的花卉则明显有着中国宫廷画家金廷标的工整特点。中西方画家奉旨合力创作,成为了乾隆年间宫廷绘画的一个标志。
今天是七夕,让观复猫穿越进这两幅古画,给大家送上一对情侣头像好啦~
《乾隆帝写字像》表现的是一位身着汉服执笔沉思的帝王。配上窗外的梅花竹林,衬托文质彬彬的君子气息。作为清代皇帝中比较注重文化发展的乾隆,在这副画中展现的并不是“弹幕狂魔”的一面,而是带着几分雅致和清高,这算不算一种“反差萌”呢?
《乾隆帝妃古装像》描绘的则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对镜梳妆的场景。戴金钗的动作造型在仕女题材中比较多见,毕竟注重妆容仪表是展示修养的重要形式。妃子身上的宫装华丽而典雅,这是皇家庄重高贵的表现。
苏格格:年初拉的cp年中了还要出来营业啊……
大阿宝:经纪人你可以出去了。【哈人警告,还是有牙的时候呢】
红木圈椅 清 观复博物馆藏
圈椅是中国古典家具中最为舒适的一种椅子,实用又美观。圈椅的椅圈和交椅是一致的,交椅是用椅子下半部分的交叉命名,到了圈椅,则是用上半部分形态命名。圈椅的靠背和扶手自然的融为一体,大臂小臂可以同时落下自然搭扶。除了让胳膊自然放松,还能有通风纳凉的效果。而靠背板呈曲线型,符合脊柱的生理结构。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了。
黄花梨卷草纹 带拖托泥方香几
明晚期 观复博物馆藏
一般来说,传统家具的造型都是方形比圆形省工省料,所以方形的家具居多。可唯独在香几这里是个例外。《西厢记》中有一段描写崔莺莺焚香拜月,要在院子里进行,于是就有了莺莺的这句吩咐:“红娘,移香桌儿近太湖石畔放着。”这里让红娘来移动的香桌就是香几。因为香几的功能主要是用来放香炉或者供奉佛像,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使用的时候都要居中摆放。为了让它在各个角度都美观大方,所以香几的实物往往是圆形多,方形少。
香几的样式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瘦高型,大小只够放一个香炉。之后香几也演化出了其他形制,比如花几就是其中之一。房间角落或边缘摆一件花几,放上盆花装饰,便是很雅致的一种摆设。
垒丝烧蓝嵌宝石双龙戏珠纹金发饰
清代 观复博物馆藏
这件双龙戏珠的金发饰工艺十分精巧运用到了垒丝、烧蓝和嵌宝。烧蓝中的“蓝”指的是一种矿物釉料,用它点烧在金属器物之上,形成一种玻璃样的彩釉。而这种釉料一般都是蓝色,所以得名烧蓝。蓝色的釉料和金银器的光泽交相呼应,尽显华贵之感。
嵌宝顾名思义就是把宝石、珍珠等材料镶嵌在金银饰品上。嵌宝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突出宝石或珍珠的光彩。镶嵌的手法主要有包边嵌和包脚嵌,看着很抽象,我们就拿现在的珠宝首饰来说明,镶嵌珍珠的时候往往会用金属材料包边,而镶嵌钻石或其他宝石的时候就是用几个镶脚固定的比较多了。
五彩山石花卉纹香盒 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自古以来,国人对数字就不太严谨。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到底走了几天,谁也不知道;再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不是确指三个人。五彩中的五字指的可不是只有五种颜色,而更贴近与“五颜六色”的意思。
五彩也叫“硬彩”,硬是相对于后来的粉彩而言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讲的:“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彩”。标准意义上的五彩,最早诞生于明代早期的宣德时期。五彩的出现是在许多陶瓷品种成熟的基础上而来的。金元的红绿彩、景德镇的青白瓷、青花,以及各种低温釉上彩瓷,都或多或少对五彩的烧造产生了影响。
大阿宝:古画一抖,天下我有!
苏格格:果然本宫就是美貌~
七夕又称乞巧节,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折耳
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已发现折耳基因与致病基因是同一基因,折耳猫的骨骼病是无法避免的遗传病。所有的折耳猫都会患某种程度的骨骼病,患病后它们的一生都会遭受痛苦。如果你已经饲养了折耳猫,请带它及时进行检查,而你若是正好想养猫可以选择“用领养替代购买,让生命不再流浪”不要购买这个品种。
插画:观复檀仁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猫摄影:观复二白
文案编辑:当年干了太多活的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