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养猫最多的人是非成败一场空不如就此撸
2024年11月14日 热点资讯
大约从先秦起,
我国就有祭祀猫神的习俗。
《礼记·郊特性》:“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到了唐代,
由于唐朝宫殿多是木制的,
为防鼠患,
皇宫开始饲养家猫担任捕鼠工作,
便有了“狸奴”或“衔蝉”之称。
再到宋代,
到底是一个由文青建立起来的朝代,
爱起猫来也是极其注重仪式感,
这种仪式感从拥有一只小猫开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人如果想拥有一只小猫得像取妾一样给出“聘礼”,
聘礼为一定数量得盐或者鱼。
张孟仙刺史《猫苑》:“吴音,读盐为缘,故婚嫁以盐与头发为赠,言‘有缘法’。俗例相沿,虽士大夫亦复因之。今聘猫用盐,盖亦取‘有缘’之意。
自古好像便有”女不养狗、男不养猫“的说法,
但那些光荣跻身“猫奴”一族的男才子何止是多,
简直就是遍布天下、遍布古今。
这些人随便说出哪个事迹,都能让你目瞪口呆。
他们的生活本该热闹非凡、光辉荣耀,
本该有一袭水袖挽起,有素手前来添香圆满。
可为何会有一人一猫醉卧古树,
又为何会许下“相伴老山村”的诺言呢?
其实他们养的,哪里是猫,
明明是不为人知的寂寞,
是求而不得的温暖,
是在人世间坚持下去的信念。
猫性傲,文人亦傲;
猫性孤,文人亦孤;
猫性暖,文人亦暖。
文人们爱的哪里是猫,其实是另一个自己。
▼ 猫奴小档案林逋 北宋子民,字君复,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其实他有心上人,至死不渝的那种。另有一花纹斑斓猫,表面上好吃懒做、爱睡觉,实则贴心懂事。
关于林逋的这小猫,无从考证叫什么,
也无人知晓林逋是否”一把白盐,二两咸鱼“地”乞“它过门。
毕竟,林逋孤单到与世隔绝,属于他的秘密太多了。
但至少,我希望是的,
毕竟他其实是那么温柔长情的人,
只是,他一生都在用清寂隔绝这种温情罢了。
林逋的小猫很瘦,花色也没有很出众,
可只要它随意往林逋膝上一卧,
这个世界便寒冷不再,多了它的温度,
他恍然间从云端下坠,
猛然意识到自己还是个世中人。
《 猫儿》
纤钓时得小溪鱼,饱卧花荫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翻译一下这首诗,林逋和猫儿的一天便跃然纸上。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这是他的誓言,给了一只猫。
这位北宋被面具化的神仙林逋,
不过是一个担忧小猫不要自己的铲屎官罢了。
他有着猫咪般情深不寿,猫咪般的闷骚孤傲,又如猫咪般的温柔细腻。
▼猫奴小档案梅尧臣,南宋安徽宣州宣城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生就一副走霉运的体质,性顽皮,喜欢就一些吃喝拉撒题材写诗,但偶尔空灵起来也美得不像人。有猫一只,名五白,相普通,性温和,一猫一人相伴十二年之久,一生闲淡。
由于仙侠剧得流行,人们喜欢把走霉运称之为”渡劫“,
如此说来,梅尧臣真是生前死后都在渡劫。
梅尧臣是谁?大诗人!
一生留下三千多首诗,还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可,那又如何?
要知道,宋朝让人铭记于心的是词!
齐天大圣又如何,不过是一个养马的。
但梅尧臣一直有五百陪着他,过着闲淡寡适的生活。
五白大概活了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之后,
它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功成身退。
梅尧臣写了一首诗送给逝去的五白,
普通到宛若一对因媒妁之言而结合在一起的糟糠夫妻在倾诉着临终的赠言。
《 祭猫诗》
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
今朝五白死,祭与饭与鱼。
送之于中河,况尔非尔疏。
昔尔啮一鼠,衔鸣绕庭除。
欲使众鼠惊,意将清我庐。
一从登舟来,舟中同屋居。
糗粮虽甚薄,免食漏窃余。
此实尔有勤,有勤胜鸡猪。
世人重驱驾,谓不如马驴。
已矣莫复论,为尔聊欷歔。
生活啊,本不该就如此平淡吗?
你陪我在茅庐中看一蓑烟雨,我赚钱给你买二两鱼粮。
你同我在书案前读别人惊天动地的故事,
却终究要捻烛一支,安静记下属于我们的平淡小事。
最后,即便我们成了一抔尘土,却也到底落拓了普通的幸福。
▼ 猫奴小档案黄庭坚,北宋子民,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看似博学一君子,实则迷信一俗人,总觉得自己前辈子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有一只白而口衔花的小猫咪,名“衔蝉”,外号“周亚夫”。从第一代开始,衔蝉的子子孙孙宛如接力般陪黄庭坚走完一生。
黄庭坚五六岁时还是个小宅男,
不喜欢跟男孩子捏泥巴,
也不喜欢和女孩过家家,
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抱着他的小猫窝在书桌前翻书。
他是个自幼便能吟诗作对的大天才,
也是一个重感情到无与伦比的天才。
母亲在世时养过一只小猫,
后来他长大,小猫死了,
甚至小猫的孩子也变成了老猫,随母亲去了。
黄庭坚这个孤独的灵魂的彻底失去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丝慰藉。
后来好友周元又送来一只猫,小猫“白而口衔花”,便唤为“衔蝉”。
他写了一首异常谄媚的诗答谢周元。
《谢周元之送猫》
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一箪未免鱼餐薄,四壁常令鼠穴空。
自此黄庭坚早在时光得夹缝中碾碎了蓬勃生机的灵魂,
再度在暗夜寒冷中寻到一丝温暖。
后来苏轼去世,老友先后凋零,
陪在他身边的真的就只有一只猫了。
黄叶渐落,飞花浅飘,他偶尔看到衔蝉娇小柔弱的身躯,宝蓝色的眼睛,慵懒的模样,他甚至有一瞬间疑惑这只小衔蝉是否是他生命最初遇到的那只呢?
小衔蝉将细嫩的小爪子搭在他的掌心,轻轻一握,他好像就有了全世界。
▼猫奴小档案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此生爱国爱美人都极有名,但除此之外,他还是天字第一号大猫奴,其一系列写猫诗详尽地记载了一个正常人到铲屎官的进阶之路。其猫“雪儿”貌美如花,傲娇易奢,又兼好吃懒做,偏偏陆游爱得不可自拔。
陆放翁的一生还是很成功的,
无论是事业、文坛还是爱情上。
当然,他的头顶还加冕着一个历史之最,
那就是——写下最多与猫有关诗词的猫奴!
陆游在猫奴中的地位就像南通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一样,
绝对担得上“自古猫宋朝奴看,宋朝猫奴看陆游”的说辞。
据不完全统计,陆游一共写了十二首与猫有关的诗词,
这还不包括提与猫有关的心情剪语、随笔札记什么的。
陆游与猫的缘分,在晚年。
一天在他发现一册册真迹被老鼠毁坏,
于是他颤颤巍巍拄着拐杖寻了很多人家,终于找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白猫。
浑身雪白,没有一丝黑色,两颗眼珠蓝幽幽闪着高贵冷艳的光。
他,顿时,就折了腰。
给小猫起名雪儿,又作诗一首夸赞雪儿猫美、活儿好、吃得少。
《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那么,重点来了,雪儿捕老鼠吗?
事实证明,颜值高的多半是花瓶。
《二感》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
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陆游的内心是崩溃的:
我真的是太天真了,说好的捉老鼠呢?您老人家天天蜷缩在被窝里不出来,我的藏书啊,呜呜……
更甚者各种上蹿下跳闹着吃鱼,不给她鱼吃还绝食。
这哪是一只猫,就是供了一个主子啊!
《嘲畜猫》
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
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
欲聘衔蝉快,先怜上树轻。
胊月在何许?此族最知名。
自此,一个铲屎官对于人猫和谐的美好想象,彻底宣告破灭。
但是,如此失望之下,我们的放翁什么都没有做,
他只是认命地和他的雪儿相爱相杀,相守到老。
放翁离去之后被埋在了一座小小的坟茔,
坟前没有没人相望,没有鲜花作陪,
只有青青嫩草一丛,
还有蜷缩一团的雪儿一只。
唐婉在他心里,而小猫,在他手里。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那么一段错过
这段错过足以让你抱憾终身,足以让你花尽今后的所有岁月去铭记。
陆游这一生自唐婉去后,就不曾圆满过。
在遇到雪儿之前,没有人可以听他说话,
如果不是雪儿在他生命的最后给予的那点暖色,我想,
可能陆游早在发现唐婉题诗的那一年就不在人世了吧。
年轻时,我们并不知道,
有一天,我们会爱手中的那点温暖胜过在千年史册上留名的诱惑。
喜欢的话,就点下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