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无偿领养猫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
2024年11月14日 热点资讯
“艾滋孤儿”成长记——给我一个没有“标记”的人生
俊俊在看属于自己的卡通形象(2013年11月27日摄)。他的卡通形象由协会老师根据他的特征而绘制。
俊俊今年18岁,是安徽省阜阳市一所中学的高中生,他乐观、自信,从外表上看,跟同龄的大男孩没什么区别,无法和“艾滋孤儿”联想到一起。2001年,俊俊出生的时候经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毒,2004年父母因艾滋病去世后,俊俊成为孤儿。
随后,俊俊被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资助、收养。“刚开始收养俊俊的时候,他又瘦又小,几乎不与任何人说话,甚至胆怯到不敢看对方。”这是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负责人张颖10多年前遇到俊俊时的第一印象。
这些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俊俊从懵懂的幼儿成长为阳光快乐的少年。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俊俊享受到与普通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也融入了校园的大家庭。性格沉稳的俊俊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好,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之余经常拿起画笔。“我参加过很多公益画展,自己的很多绘画作品都是关于红丝带的,呼吁大家关爱艾滋病人。”谈起未来,俊俊自信地说,他想在大学里读与动漫创作相关的专业,通过自己的动漫作品回报社会。
这些年,俊俊身上的“艾滋”标签正逐渐褪去,已经融入了社会。“是爱和包容让他从最初的孤独封闭的孩子,变成现在乐观自信的少年。”张颖说。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高原精灵”
11月30日,一群藏原羚在哈尔腾草原觅食。 近日,位于祁连山西部的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尔腾草原迎来降雪。大地银装素裹,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四处觅食。
新华社发(马晓伟 摄)
京张高铁沿线车站即将竣工
这是11月28日拍摄的京张高铁宣化北站。
目前,京张高铁沿线各车站即将竣工,为下一步运行实验奠定了基础。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雪降内蒙古莫力达瓦旗
这是11月30日晚在莫力达瓦旗巴特罕大街上拍摄的雪景。
11月30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迎来降雪。
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雪中大熊猫
11月29日,在西宁熊猫馆内,一只大熊猫望向饲养员投送的食物。
11月29日,青海省西宁市迎来降雪,西宁熊猫馆四只“萌宠”大熊猫在雪天里享受着吃竹子的乐趣。据了解,大熊猫生活的适宜温度在26摄氏度至零下5摄氏度之间,冬季气温低于零下5摄氏度时,场馆会启用保暖设施。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贵州威宁:海拔2000米上的守护
12月5日,威宁供电局工作人员在海拔2400米左右的威宁县塔山村附近攀爬铁塔、检查设备。
12月5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省威宁县降下大雪,当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针对当地输电设备积冰积雪,贵州电网威宁供电局安排人员对高海拔、易结冰地区输电线路进行特巡,工作人员在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区排查隐患,全力保障群众用电安全。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北京:长城雪景如画
这是11月30日拍摄的北京怀柔箭扣长城雪景。
近日,北京迎来降雪天气。在北京怀柔箭扣长城,晶莹剔透的树挂与蜿蜒的长城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观的长城冬雪美丽画卷。
新华社发(卜向东摄)
飞瞰大凉山雪景
12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布拖县特木里镇雪景。
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迎来降雪,晨曦时分的特木里镇银装素裹,宛若童话世界。
新华社发(王曦 摄)
云南宁洱:壮美的冬季云海
霞光中的的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城云海(12月1日摄)。
冬季里,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城云雾飘渺,呈现出云海景观,令游人流连忘返。
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爱的“律动” 给特别的你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张娜与学生交流互动(11月27日摄)。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唱游与律动课是他们的最爱。律动课可以激发他们的音乐天赋,陶冶情操,帮助促进智力健康发展。
38岁的张娜,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唱游与律动课教师,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5年,她的学生大多是一些智力障碍儿童。“这些孩子都特别喜欢音乐,对音乐非常敏感。有的孩子哭闹时控制不了,我们就放一些安抚音乐,他们慢慢就会安静下来。”张娜说。 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有60余年建校历史,目前在校学生一百多名,学校近年不断完善康复教育,拓宽课程设置,在校本教材方面进行了创新。“我们在律动课里加入了奥尔夫音乐、柯达伊节奏练习以及声势练习等内容,”张娜告诉记者,“律动课节奏练习时,我们尝试加入非洲鼓、大红鼓等,这些都是为了孩子们老师后学的。”
学校的老师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这里的特殊学生。除了上课外,穿衣、系扣、喝水、吃饭……老师们需要反复做这些简单却让家长放心的事儿。
“这些孩子特别可爱,感情特别纯真,”张娜说,“孩子们需要无私的爱,需要感受到温暖。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在东北,企鹅遇上熊猫
12月1日,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企鹅“淘淘”与大熊猫“思嘉”见面。
近日,哈尔滨极地馆的企鹅“淘淘”,背着橙色的小书包,坐火车来到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专程“拜访”亚布力熊猫馆的大熊猫“思嘉”。憨态可掬的“黑白谐星”,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中相遇,别有趣味。
新华社记者 马知遥 摄
寻找海南长臂猿
调查人员在海南白沙县的热带雨林中观测、拍摄海南长臂猿(10月25日摄)。
近日,海南霸王岭林业局联合环保机构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展开调查。新华社记者全程独家跟访。
海南长臂猿是中国特有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现仅存于霸王岭保护区的热带雨林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南长臂猿曾广泛分布于海南屯昌县以南的12个市县,数量超2000只。随着人口的增长、森工采伐和人为猎杀,到七十年代末,仅存于霸王岭林区内,剩2群7至9只。
本次调查队员共有42人,分三组在7处驻点下设的19个监听点展开调查。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雪龙2”号首次回收和布放南极考察潜标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在浮冰之间找到潜标(12月3日摄)。
12月3日傍晚,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在南大洋普里兹湾东侧回收了一套第34次南极考察时布放的潜标,12月4日早上在同一海域布放了一套新的潜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工作人员从管线旁经过(11月19日摄)。
12月2日,在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红兴村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控制室内大屏幕上各种参数不停闪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正式投产通气,开启两国能源合作新时代。
雪映北京城
11月30日,人们在北京景山公园的万春亭拍摄雪后的故宫。
11月29日起,北京市出现大范围降雪,积雪覆盖了北京城区,为人们带来了惊喜。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