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精品收藏

明星吴嘉雯吴嘉雯想把带有浙江元素的舞蹈再

2024年12月20日 热点资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宇浩

最近,吴嘉雯一直在台州大陈岛,参与短片的拍摄。

对于这位浙歌舞蹈团团长来说,大陈岛的海风,太熟悉了。今年,由她参演的舞剧《风起大陈》,曾连续在杭州、台州等地演出,用舞蹈的肢体语言来展现“垦荒精神”,全国还是首例。

对于舞蹈演员来说,现实主义题材往往是最具挑战性的。

60多年前,467名青年奔赴满目疮痍的大陈岛垦荒创业,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垦荒精神”之所以成为一个宏大的历史命题,不仅在于其历史的真实,更在于对中国建设发展的当代意义。

所以,包括吴嘉雯在内的主创主演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是——如何挖掘大陈岛的精神内核?又如何以当代视角回望大陈岛的真实故事,抓到历史实景和舞台艺术之间的契合意象?

当时,筹备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除了在岛上采风、了解历史、走访居民,“每天排练到凌晨1、2点更是家常便饭”,吴嘉雯说。

在《风起大陈》中,吴嘉雯扮演贤惠而独立的“小鱼”,丈夫是岛上的电力工人。因为大陈岛风浪大,经常会出现停电,一停电,丈夫就要赶出去抢修,留给家庭的时间很少。“小鱼”用双肩挑起了整个家,也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建岛事业。

吴嘉雯告诉记者,《风起大陈》用写实的手法创造了数个凝练的人物形象,“舞台上,创造性地诗意化‘风’的元素,许多细节也是偏戏剧化的处理,虽然是舞剧,但观众完全能近距离感受到这份属于大陈岛垦荒人的风采。”

作为浙江舞蹈界的青年领军人物之一,吴嘉雯这些年一直在尝试着突破自我,无论是讲述儒家理想和情怀的《南孔》,还是带着浓浓古风国韵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不同题材的舞剧中,都有她的身影。

这一次,作为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第二批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员,吴嘉雯说,自己就像是被打通了更多“感官通道”。

“来交流分享的,有舞美专家、有编剧、有音乐剧导演,虽然不是我的本专业,但要呈现一台好的舞剧,这些方方面面都是相通的。”吴嘉雯说,听大家分享从业经历中的故事,“同样大大拓宽了我的眼界和知识面。”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杭州女生,吴嘉雯学习、生活一直都在这座城市,怎样去创作更多蕴含“浙江元素”的作品,一直是她在思考的命题。

“像上世纪70年代,浙江的采茶舞、织网舞,那绝对是风靡全国的,甚至还跟着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在吴嘉雯看来,类似这些浙江元素,都是可以重新拾起来再打磨、再创新的,“这也会是我在‘1111’计划中去重点摸索的领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课程教学编辑部

艺术大观杂志社

模型世界杂志社

色彩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