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花的修剪果树春季修剪可以分为花前复
2025年02月18日 热点资讯
大多数果树在冬季都需要修剪,这次修剪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枝扩冠、调整结构、调节枝类等等。多数情况下,在冬季修剪的时候,我们都很难一次性的修剪到位,因为在这个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果树顺利越冬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个时候不易辨认花芽。那么,在这个季节修剪不到位的果树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可以留到果树的生长季节来修剪,生长季节的修剪又可以分为春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实际上,这个时候的修剪,都可以理解为是冬季修剪的补充。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理解不了为什么冬季刚对果树进行修剪,怎么才没多久,到果树快要开花前却又要重新再来修剪一次。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花前的复剪目的,就是冬季修剪的目的,如果这样理解,就会理解不了。我们来看一下,到春季花前的复剪,到底和冬季修剪的目的有什么区别。
上面我们也提到过了,春季的修剪,其实是冬季修剪的继续和补充,其修剪作用也不可小觑,但和冬季修剪相比起来,因为其好处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此时修剪和冬季相比,容易辨认出花芽。如果在冬季修剪时,辨别不清花芽,可有可能导致误剪,不是误剪花芽,便是回缩位置不当,常造成留花量失误或引起骨条现象。辨认花芽不只是和修剪经验的丰富有关,有的果树品种在冬季就根本无法辨认,例如有的果树幼树,冬季就很难辨认花芽,一些存在大小年结果树的果树,也不太好辨认。所以,这就需要在能辨认出花芽的时候来复剪,进一步调整花芽量,以及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准备回缩长放枝,有利于结果枝组的培养和复壮。
二是此时修剪,还能避免冻害。有的地方冬季特别寒冷,也或者早春有倒春寒危害,为了考虑到花芽不被全部冻坏,在冬季修剪的时候就需要多留花芽,不能一次性修剪到位。所以到了开花前,需要重新修剪定花芽,这样就可以避免冻害发生后,所留的花芽达不到要求。
三是此时修剪,可以缓和幼树的长势。幼树特别是幼旺树,冬剪时只剪骨干枝,春季萌芽后再修剪其他枝条,这样有利于缓和树势,增加枝量,对早成花、早结果十分有利。
春季的修剪,可以分为花前复剪和晚春修剪。花前复剪的主要目的就像上述我们说的,是为了调整花量。其修剪的最佳时期,可以在能够准确辨认花芽、叶芽时尽早进行,如果花量大, 可通过花前复剪剪除过量花芽,降低疏花疏果的工作量,避免大小年的发生。当花量少树势旺时,花前复剪则可以避免冬剪时误剪花芽的问题,同时结合利用延迟修剪的原理相应推迟修剪时期也能达到调节树势,促进花芽形成的作用。
上面说到的延迟修剪,实际上就是晚春修剪。这次修剪也是冬季修剪的补充,也就是在果树萌芽前后的修剪。此时修剪的好处,对于休眠期花芽容易受冻的果树,由于休眠期已过,因此可以辨认出已受冻的芽变成了僵芽,这种僵芽不膨大,手一触即脱落。而不冻芽则已膨大。对未冻花芽的部位,可进行追花修剪,以保证果树产量。对生长旺的果树品种,晚春剪可以削弱树势而缓和生长势。对某些果树的幼旺树,进行晚春剪可以缓和树势,并可提高萌芽率,增加枝量,有利于形成花芽,达到早成花、早结果和丰产的目的。
花前的复剪,需要据树势和枝条生长情况决定剪和留。一般对于幼树,其修剪重点是调整各类枝条,特别是对冬剪短截留下的枝条,可从顶部剪掉一到两个芽。主要是削弱枝条的顶端优势,促使下部萌发小枝,逐渐形成枝组。对各类缓放枝条,过密者要疏掉一部分,一般的要压平。旺壮枝要扭转基部下拉,对大叶芽枝要采取破顶芽或剪掉顶芽,防止单轴延伸。
而对于盛果期的大树,重点是调整花量,提高坐果率,一般生长枝和结果枝比例掌握在3: 1左右即可。以结果枝组与小枝群为单位进行调整,选留饱满和叶片多的花芽,去掉瘦弱和叶片少的花芽,结果枝没有结果能力的要回缩到瘪芽处。对过密的花序进行疏花或疏枝,对串花枝要进行适当的回缩,不可全留。
花后的延迟修剪,也需要根据树势树龄来判断怎么修剪。一般对盛果期的大树,留饱满的叶片多的花芽,去掉瘦弱和叶片少的花芽,按生长枝与结果枝为3 : 1的比例进行调整。对枝组进行细致修剪,使合理负载;对花芽多的大龄树,要适当疏弱枝弱芽,多留壮枝壮芽,更新衰老和过密枝条、适当截短中长果枝,对花少的小年树要尽量多留花芽,疏除过密营养枝;对幼除骨干枝需正常短截外,其余各枝可能长放。疏除密生枝和徒长枝,对幼树主侧枝或其它直立旺枝可通过拉枝调整角度。
文山魈
欢迎点击关注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