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热点新闻

鸡内金养花胳膊上的两朵花抗击病毒的见证

2025年02月18日 热点资讯

你的左胳膊上臂外侧有两朵小花吗?

如果有,那就证明你小时候自己的亲人给你接种过“天花”牛痘疫苗,落下的“花”。

天花病毒的存在时间之长,危害之广,人们非常害怕它,得这种病的人四个中就有一个会死,其他三个也会变成麻子。据史料记载,这种病毒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传入中国,我国古人在与天花顽强斗争中发现,患天花而活下来的人不会再次患上天花,于是“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最早出现在了中国。这种方法是让没得过天花的人接触轻微的天花病毒,从而感染一次轻微的天花,这样既不会让人因天花丧命,又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能力。比如让孩子们穿得过“天花”病人的衣服。

人痘术出现的千百年后,这种技术才传到了欧洲,并且被一位叫爱德华·詹纳的英国医生发扬光大,变成了“牛痘”。一次偶然的机会,詹纳发现患过牛天花的挤奶女工再也不会感染天花,因而受到启发,研制了牛痘抵抗天花的方法,使得人类终于有机会战胜天花。

1977年10月26日,索马里一位名叫阿里·马奥·马丁的炊事员康复了,这天成为世界上歼灭天花的最后日期。天花,最终成为人类战胜的第一个瘟疫。

这两朵花是出生后大约一个月左右,进行接种的牛痘疫苗。医生会在小孩的左臂上,用刀划出血痕,接种上疫苗。回家后会让孩子们吃一些鸡、鱼之类的发物,让接种的地方肿胀、结痂。

孩子种了“花”,父母就会通知亲戚,约定时间给孩子还花。我们这里一般都是进入农历二月初一、十五给孩子还花。

还花之前家人会买来五色纸,用高粱杆最上端的叫“竖箭”的部分,选六根粗细相当,缠上五色纸后捆绑成一个六角形的“花架子”。买来黄表纸,香,鞭炮,备好素供菜品5样,圆馍25个。备齐敬神还花东西后,还要去找村里会写的在黄表纸上写一份“还花文书”。

记得“还花文书是这样写的”。题目:还花文书。以下是正文:

三仙圣母:

兹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村某某某(父母姓名)之中庭,特备素供香案一桌,花架子一架,为我(儿或者女)某某某还花。祈圣母娘娘佑我(儿或者女)某某某,花发痊愈,身心康健!

落款据上父母名字叩拜,年月日。

三仙圣母是谁?搜了以下原来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民众心目中更为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治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这种信仰至今仍很兴旺,人们仍不辞劳苦登上泰山绝顶,许愿还愿,向其祈祷,香火不断。

还花时,父母或者奶奶把供品摆在院子里,燃放鞭炮,给孩子戴上花架子逗乐一会取下,大人和孩子上香,磕头之后把花架子,黄表纸,还花文书一同燃烧,还花仪式即告结束。

通知到的亲戚会在约定的日子,携带做好的“疙褶”(方言)。这种食品是用小麦面粉和好,用擀面杖擀成很薄的饼,放在锅里或者鏖上,文火加工烤制成的。有的放上研碎的芝麻、牵牛花种子,鸡内金等,孩子们吃了助消化。还要有一块花布等礼品来庆贺孩子的种花成功。孩子姥姥家的“疙褶”,要送给街坊邻居,共同庆贺。

2020年1月22日拍照

现在天花病毒早已消失,种疫苗防未然接种疫苗,还花的风俗至今仍然保持着。现在与时俱进了,会加工“疙褶”的不多了,也都嫌费事就买些烧饼代替,或者直接给红包的。之所以这种风俗能够长久传承,是因为天花带给人们的灾难太大,在治愈天花的过程中倾注了一代又一代医生的心血,人们为了健康,为了纪念那些为寻找治愈天花病毒的先生们一种议式。同时提醒自己和家人、亲戚健康的重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更重要!

如今冠状病毒来袭,适逢春节之际,为了家人的健康,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到人多场所活动,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在家陪家人一起过个好年!

网球天地期刊

校园英语编辑部

幸福生活指南网站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