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发霉可以养花吗已经存坏的老白茶不要
2025年02月18日 热点资讯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芒种将至,天气多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进入了雨季后,梅子由青转黄,蛙声兴奋难鸣。
连下了好几场透透的骤雨后,新荷满池塘。
悠悠夏日长,小扇引微凉。
坐在藤椅上吹着自然风,摇着竹编纸扇纳凉。
仲夏的闷热感,在这徐徐的清凉中散去。
连着小半月,桌上都在喝着各式的2020年新白茶。
午后喝茶为了换换口味,特意找出了陈了两年的白牡丹饼。
撬出些许放在茶则上备用。将盖碗烫过后称茶入内,注水泡茶。
比起新茶,2018年的白牡丹饼,花香更像是蒸槐花糕般甜香盈盈,汤感更多了几分醇美风情。
一冲,再一冲注水泡茶时,翻阅到了茶友的留言:
“白牡丹饼存了大半年,打开闻了一下带有一股淡淡的酸味,没有明显的茶香,泡了一壶喝起来又感觉不出来有酸味,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说句实话,这当然不正常啦。
《2》
干茶闻起来就有酸味,说明白茶受潮了。
酸味,不是白茶正常的气味。
白茶压饼后,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怪味。
如果打开一箱茶,能够直接闻到酸味,似有似无。
那说明茶叶在悄然之间,已经吸附进了太多的水汽,或者是受到茶饼本身没烘干的影响。
因为过多的水汽存在,会进一步的蚕食白茶的内质,导致茶叶过分的发酵。
久而久之,茶叶存到最后就生出了酸味。
酸味,对白茶而言就是受潮后的气味,是不正常的表现。
正常情况下的白茶,它又不是柠檬、酸梅、杨梅等酸味水果,体内含有不少的酸味成分。
本身没有任何酸味的茶叶,若是在后期生出了酸味,那只能是发酵的产物。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将大米酿成粮食醋,就是经过系列的复杂发酵制作而成。
在过多的水汽影响下,会让白茶往负面方向牵引,生出酸涩、发闷的怪味道。
存了大半年的白牡丹饼,如果此前没有严格的做好三层包装(瓦楞纸箱、塑料袋、铝袋)密封,那么容易让茶叶跑气受潮。
又或者,存茶的位置是放在地窖、落地一楼等相对较为潮湿的环境,也容易让干茶吸附过多的水汽,诱发受潮情况。
故而,为了让白茶妥当储存不发酸,存茶过程要多细心才能存出优质的老白茶。
《3》
陈了大半年的白牡丹饼没有茶香,证明茶叶跑气了。
白牡丹,在白茶里以香气馥郁闻名。
压饼后的白牡丹,茶香更是白茶江湖里的一绝。
散茶状态的白牡丹,花香滟滟,清芬动人。
而白牡丹饼的香气更熟,花香里带几分炒坚果的香,别有风韵。
如果是陈了大半年的白牡丹饼,花香应当是很沉稳的,不轻飘。
不论是在干茶饼,还是在盖碗冲泡后的杯盖香,落水香上,都能闻到这样标识性的花香。
专属于白牡丹压饼后,清甜的、别有成熟风韵的、像是花糕般的气息。
如果是完整的一饼茶,拆开包装后闻不到明显的茶饼。
既没有花香,也没有甜香,也没有饼茶的蜜饯香,或者是其它好闻的茶香。
那么说明这块茶饼已经跑,气,了!
跑气,往往是茶叶不香的幕后黑手。
袅袅的茶香,容易发散。
香气作为一种可挥发的物质,一旦没有及时密封,或者是包装敞露过久。
那么,茶叶内部积累下的香气就会逐渐飘散到空气里。
像是一滴水汇入了大海。从此再难以寻觅踪迹。
白茶存茶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密封,那不仅会发生跑气,还会源源不断的吸附外界的水汽。
干燥的茶饼受到外界过多的水汽威胁下,久而久之就会变潮了,失去了干燥的茶香,还会发出怪味道。
从可饮用性而言,这样存坏的白茶,风味价值和魅力价值都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4》
喝起来尝不到酸味,说明受潮程度还未严重。
茶叶的受潮,是分阶段性的。
像是一个人的生病,也有一个过程性。
《韩非子·喻老》里,有提到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
扁鹊见蔡桓公的第一面时就判断出他有病症,并且病在肌肤。
然而,桓公不信。
等到一而再,再而三过后。
蔡桓公的病情发展已经病入骨髓,药石无灵。
等到无药可医,再去后悔就来不及了。
将讳疾忌医的故事对应到喝茶过程上就是,好茶一定要用心仓储!
如果打算长期储存白茶,那么为了确保最终的存茶效果,那么需要定期检查。
每隔1-3个月,趁着天气晴朗干燥的时候,开箱检查一下情况。
闻一闻干茶的香气,是否有变弱,跑气的情况。
如果觉得白茶的干茶香,闻起来没有此前馥郁时,那么说明茶叶的密封性还不够。
最好是换一下包装,用更严实、紧密的包装,妥当的存茶。
经过严实的三层密封后,再将存茶的纸箱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让茶香可以更好的聚一聚。
平时在存茶的过程中,及早的发现不妥、不对劲的苗头,趁早发现才能趁早挽回。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如果是闻起来有微弱酸味,似有似无,但冲泡开来后尝不到酸味,那么证明茶饼受潮的情况还不算严重。
还没达到病入膏肓,发霉变质的严重程度。
但从健康喝茶的角度看,这类存坏发酸的白茶本身没有特别好的风味,饮用前最好是慎重为好!
《5》
存坏发酸的白茶用壶泡尝不到酸味,那可能是茶具的影响。
冲泡白茶,茶具建议用盖碗冲泡。
白瓷盖碗泡茶,不仅能完美的呈现一款茶的色香味,还能客观的展现出白茶的本真风味。
但茶壶泡茶,效果就比不上盖碗了。
茶壶的造型,壶身容量大,而出汤的壶嘴比较细窄。
泡茶倒出茶汤时,汤水通过壶嘴,缓缓流出。
整个的泡茶出汤用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从快出水的泡茶要求上,难以符合标准。
另外的另外,如果是用紫砂壶泡白茶,它还会带来另外的问题——吸附气味。
紫砂壶的材质比较特殊,具有双气孔结构。
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像瓷器那样经过了彻底的烧结,内部保留了不少的气孔。
用紫砂壶泡茶,注入沸水后,受到热水的影响,紫砂壶毛孔会舒张。
于是乎,茶叶发散出来的香气会被吸附不少。
如果是一款存坏发酸的白茶,那么在冲泡过程中,茶叶发散出来的酸味会被吸附、掩饰。
从而让人在喝茶过程中,感受不到明显的酸味存在。
而实质上,白茶存坏发酸的本质却并没有改变。
可见,如果想要客观公正完整的鉴定一款茶的风味,最好是用白瓷盖碗冲泡。
容易吸附茶香的紫砂壶,在长年泡茶过程能够实现不放茶,自带茶香的效果。
对品质正常,茶香清纯的白茶而言,紫砂壶泡茶容易破坏茶香,让好茶的香气串味。
特别是用一把常年泡熟普、泡红茶的壶,直接用于冲泡白茶,会让气味表现得更是怪异。
然而对存坏的,发出怪味道的白茶而言,因为紫砂壶的吸附性强,所以会让酸味、闷味等气味减弱,闻起来不明显。
如果在喝茶时,单单因为茶汤里没有酸味就放心去喝存坏的白茶,那其实很不妥当。
毕竟,存坏的茶叶里会生出不少肉眼难以捕捉的杂质,不利于健康。
已经明确存坏的白茶,哪怕喝起来没有酸味,也最好不要冒险尝试!
《6》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农历五月雨水丰沛,是忙碌的劳作季节。
与此同时,又迎来了南方的梅雨季。
仲夏的雨水,充沛而连绵,天气阴沉而闷湿。
梅雨季,潮湿季。
白茶储存的防潮,更是要多当心。
以免得,存茶过程一旦没妥当密封,导致茶叶跑气受潮就可惜了。
存坏的茶,香气变寡风味变差,甚至还会发酸变味。
从饮用价值上,已经明确是存坏的茶,哪怕喝起来没尝到明显的酸味。
那么为了安全起家,最好别再喝。
宁咬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
好茶,趁着最好最芳华的状态喝,才能喝到最美的风韵!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