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资讯

嘉兴客厅装修施工队百年老宅再现芳华高家洋

2025年04月21日 热点资讯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微风吹来初夏,绿意正是蓬勃。

紫阳街191号,百年前嘉兴城内最为宏丽的洋房,如今隐匿在周边高楼之下。老底子嘉兴人都知道,这是高家洋房。

自从修缮完毕后,老洋房少了一些静谧,多了一些人气。去年12月26日,嘉兴市文联及所属文艺家协(学)会、嘉兴文学院(嘉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入驻高家洋房。

如今,高家洋房变成了嘉兴“最文艺的地方”。5月23日,第7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百年老宅将再现芳华。

高家洋房,沧桑百年

高家洋房,为民国时期嘉兴商人高仲兰所建,坐北朝南,平面布局体呈“回”字形,二层楼房,砖木结构,是一座中西合璧、具有典型民国风格的历史建筑。

高氏是嘉兴有名的望族,有“马泾高商族”之称。高仲兰曾留学日本,留日归来后,出资建造了高家洋房。高家洋房融合了高仲兰的中西方两种审美,用料也极其考究。

但是,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这所民国时期的私人住宅,也不断转换着功能。抗战时期曾由国民政府使用。1949年后,高家洋房先后成为嘉兴新老兵中转站、嘉兴日报社、嘉兴市军供站的办公场所。

老建筑是城市的记忆,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最终成了城市的一个地标、一张名片。

2000年,高家洋房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高家洋房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启动修缮。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如何焕发新生?昔日的繁华与气派,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观,如果只是修缮老洋房而没有赋予其实际的功能,似乎总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在嘉兴市民一日复一日的等待中,高家洋房修缮完毕,细心的市民发现,院子里竖起了“嘉兴文艺之家”的牌子。

文艺之家,迎来新生

今天,即使隔着栅栏,市民都能看到高家洋房里面人来人往正在做着准备。

5月23日是第7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高家洋房将迎来大事件——“循光前行 以艺抗疫”嘉兴市文艺作品展开幕暨嘉兴文艺之家揭牌仪式。

这是高家洋房迎来的第一个艺术展览,也是嘉兴文艺之家正式对外展现真容。

20年前,嘉兴市文联以及文艺界人士就呼吁设立“文艺之家”,让嘉兴的艺术家们有一个集中交流、创作的地方。原先拟在觉海寺附近市群艺馆旧址建立嘉兴文艺会馆,后因城市规划搁置。

经过多次考察商讨,最终,市中心闹中取静的高家洋房成了最佳的地点。

“高家洋房的风格、氛围都和文艺之家的气质非常契合,能在为艺术家提供交流场所的同时,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市文联副主席李初告诉记者,在修缮高家洋房的时候,即遵循了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也考虑到了“文艺之家”的功能需求。

如今的嘉兴文艺之家,由高家洋房主体建筑及辅助用房组成,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内有展厅、多功能厅、文艺沙龙、创作室、活动室、培训教室、会议室等功能设施。

聚焦文艺,建立品牌

嘉兴文艺之家所在的子城区域,已被规划为嘉兴市的“城市客厅”和“城市之眼”,嘉兴文艺之家也被定位为“城市文化客厅”。

嘉兴文艺之家既是市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的办公、工作场所,又是集文艺创作、展览展演、交流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学艺术基地。

在嘉兴这片文化热土上,文脉传承不曾中断,目前,我市共有文艺家协会会员3759名。

“这里既是培育嘉兴青年艺术家的摇篮,也是激励成熟艺术家再提高的平台。”李初介绍,嘉兴文艺之家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上的“城市文化客厅”,更是一个在汇聚名人名作、发掘新人新作、激发文艺创作灵感、传播文艺服务大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阵地和窗口,是一个全新的嘉兴文化服务品牌。

接下来,市文联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招募文艺志愿者等形式,使文艺之家“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实现“嘉兴文艺之家”品牌的常态化运作。嘉兴文艺之家也将定期举办艺术开放日等活动,向广大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和普通市民开放,让艺术浸润禾城。

本周六,“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浙江省文联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将在嘉兴启幕,并通过网上直播的方式向全市观众呈现。其中,23日上午10点整,将举行“循光前行 以艺抗疫”——嘉兴市文艺作品展开幕暨嘉兴文艺之家揭牌仪式;下午和晚上,将举行“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浙江省文联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省文联艺术家走进嘉善姚庄活动。(图片由市文联提供)

汽车测试报告网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投稿

现代农机官网

旅游纵览投稿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