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尚大师

高平家装设计装修价格尼姑配和尚

2025年05月06日 热点资讯

2.二十四对和尚尼姑配夫妻自古和尚不娶,尼姑不嫁,人人皆知。然而在唐朝德宗年间,却有二十四位和尚和二十四位尼姑配成了长久夫妻,成为千古奇谈。

故事出在山西泽州的高平境内,距县城二十五里地处,有一座磨盘山。山上有座宝华寺,里面住着二十四个和尚,除了诵经念佛,开荒种地,闲时还习练武艺。从宝华寺往西,有座莲花庵,也不知怎么凑的,庵中不多不少,住的尼姑恰好也是二十四位。男女有别,两家法规极严,所以两寺的和尚尼姑们虽然常常见面,却从来没有交往。

且说朝中有个大臣姓刘,祖居磨盘山下的坪头镇上。儿子名叫刘龙,也随父住在京城。他别的本事没有,就专爱寻花问柳,奸淫良家妇女。这年阳春三月,刘公子在京城玩厌了,跟父亲胡搅蛮缠,又想回老家玩耍。刘家就这一个宝贝疙瘩,视如掌上明珠,自然是百依百顺,即命几个家人,千叮咛万嘱咐,护送刘公子回家。

这刘龙一路上游山玩水,回到了山西老家。一回到镇上,便四处打听,哪儿的姑娘最美。不几天,打听到莲花庵里有好多绝色佳人,便决定假装进香,上莲花庵中一游。

次日吃过早饭,刘龙带着帮恶奴打手,一路上前呼后拥,吆吆喝喝地来到了庵门跟前。管院的老尼姑见他们斜眉吊眼,不怀好意,料想凶多吉少,却又不敢得罪,只得战战兢兢将他们迎进庵内。刘龙在京城里骄横惯了,来到这穷乡僻壤,更是肆无忌惮;看见女尼,果然个个天姿国色,顿时欲火难耐,上前抱住就亲。老尼束手无策,跟刘公子论理,说:"你们再敢胡来,我就要告到县衙!"刘龙则哈哈笑道:"京城里的姑娘老子都玩过了,这山里小县还想吓爷爷我不成!"回头对手下说道:"大家既然到了,也开开荤吧,索性都痛快痛快。"手下人见主人发话,立刻将山门一关,犹如虎荡羊群,各抱住一个尼姑就往庵房拖,一霎时庵中大乱,尼姑们哭声连天。

也是凑巧,却说这天宝华寺里有几个小和尚下山进城办事,本来他们每次是走小路,今天有个和尚在半路上病了,师弟们找大夫给他看过病后,便用担架抬着他从大路上回来。这莲花庵是通往城里的必经之路,和尚们行至庵前,听到里面的哭声,知道有歹徒作乱。那时候皇上有令,尼姑不许入寺,和尚不得进庵,违者受严律极刑。大家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其中有个年岁大点的说道:"自古佛家以慈悲为怀,此事若没看见也就罢了,既然叫咱们撞上,岂有不救之理,宁愿犯规受责,也要行此善事!"大家听他说得有理,即让两个师弟抬着病人回去,其余的跃上墙头,跳进院子,与歹徒打斗起来。其中有个叫慧静的和尚,冲进一间庵房,见刘龙已经脱掉了一个小尼姑的裤子,怒从心头起,狠狠地一棍子打下去,刘龙脑袋开了花。他的手下打手们见主子已死,顿时泄气,争相往外逃命。逃到山下,想着回去无法交待,便一哄而散,各自谋生路去了。

人命关天,此事传到了县衙,惊动了高平县令。县官听说刘公子被宝华的和尚打死在莲花庵里,也吓坏了。他明知刘公子进庵不会干什么好事,可又怕得罪上司,保不住自己的乌纱帽。一番冥思苦想,想出了绝妙的计策:一边写信给刘龙的父亲,说明事情的真相;一边按和尚违反了皇上圣旨,与尼姑们私通,派出大批官兵,分作两路上山,要把和尚和尼姑统统捉拿归案,替刘公子"申冤"。

却说官兵中有个叫吴贵的小头目,与宝华寺里的和尚交情甚厚,看到他们将要遭此大难,于心不忍,偷偷地溜出军营,飞马将消息报到宝华寺里,催他们赶快逃命。可是和尚们有的身负重伤,有的正在患病,哪里逃得了?老方丈本欲带弟子们投案自首,向县官说明情况,宁愿自己一死,也决不连累尼姑。又一想这种世道,奸臣专权,百姓涂炭,讲理,又有何用?正在无计可施,看门的小和尚进来禀报,说莲花庵的尼姑全部来到了寺门跟前,要求进来相见。事已至此,方丈也顾不得许多,便让她们进入寺内,大家共商办法。老尼姑说道:"此事由我们引起,如今却连累了恩人,投案是白白去送死,我们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方丈忙问她有何良策,老尼姑说:"咱们两边的人数都是二十四个,正好一般多,为解燃眉之急,不如假扮成二十四对夫妻,到山下村子里躲躲,或许可以活命,待事情过去以后再做道理。"方丈连连摇头,说:"自古和尚不娶,尼姑不嫁,这万万使不得。"催她们赶快离开这儿,速速去逃性命,一切由宝华寺承当。只听"呼啦"一声,尼姑们全跪倒了,流着泪齐声说道:"这也是官家逼的,恩人若不答应,我们情愿和恩人同死!"老方丈万般无奈,想到如果再耽搁下去,两家性命都难保,长叹一声说道:"罢了罢了,这也是官逼民反,事出无奈,就这样吧!"于是,他们按年龄排队,老的配老的,小的配小的,扶着病人伤号,一同逃下山来。

因为他们平时行善,又为当地除了一害,老百姓都很同情感激,纷纷腾出房来,让这些落难者居住,不但给他们送米送面,有的还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们跟前权作掩护,待他们如亲人一般。

再说官兵气势汹汹,来到宝华寺,没捉住一个和尚。另一路来到莲花庵,也是两手空空,没逮住一个尼姑。官兵们气急败坏,又到周围村子里查找,老百姓守口如瓶,谁也不说出实话。他们查到了和尚跟尼姑住的家里,见人家一身家装,土里土气,而且都是成双成对,家家安居乐业,有的跟前还有孩子,也不敢随便抓人。无可奈何,只得一无所获,垂头丧气地回到衙门交差。县官得报,只好派人到处去打听寻访,寻来访去,一个月过去,依然毫无结果,只好如实向上呈报。刘龙父亲闻报大怒,当即下令将县官革职,新县官上任后,继续查,仍是一无所获。时间久了,越拖越淡,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和尚们伤势好转,觉得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终会被官兵发现,老百姓更受牵连,打算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路。但经过这场灾难,这些和尚和尼姑们相处得愈加恩恩爱爱,情深义厚,谁也不愿意分手,实在没有办法,便索性还俗归乡,结成真正的夫妻。

石河子科技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编辑部

小小说月刊杂志

农业灾害研究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