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肠菌群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09月06日 热点资讯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是什么

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什么原因

一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94~160fl32~50pg32~36%

正细胞性贫血80~90fl27~31pg32~36%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72~80fl21~24pg32~36%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50~80fl21~29pg24~30%

[临床意义]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增高。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二、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是哪些

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有很多,营养不良是其中一个最常见因素。很多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如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12)。这种问题最常见于孕妇和饮食不当的女性(缺乏叶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铁性贫血症是因为饮食中缺乏铁造成的。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生产,因此会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质水平偏低。如血痔,分娩时大量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红血蛋白水平降低。有时甲状腺机能降低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率下降,患者会感觉疲劳和昏昏欲睡,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患脾脏或恶性贫血患者有可能因为过多红血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长期感染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癌症,克罗恩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下降。其他类似原因还有肠道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有可能对红血细胞产生副作用,如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等。

三、血红蛋白的浓度

我们现在的医学技术测量血红蛋白的浓度一般都是通过测量我们吸收能力的强弱来衡量的,所以我们想要了解血红蛋白的浓度,我们建议大家能够多去医院检查血红蛋白的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又名血红蛋白含量(,简写Hb),指每升全血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单位为g/L。血红蛋白为血液携带氧气的运载工具,故此值可用于衡量贫血的程度。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四、血红蛋白正常值会是多少

血红蛋白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蛋白,可以帮助人体疏松氧气,也是临床用来诊断人体是否贫血的重要参考依据。做过身体检查之后,血红蛋白无论是偏高还是偏低,都需要您进一步的详细的进行身体的各项检查,如果是结合其他的数据显示您的身体出现贫血状态的话,则需要您注意治疗贫血。

不过很多朋友在检查完血红蛋白的时候,都不知道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这样就让自己无法判断自己的身体状态。为了帮助各位朋友详细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在这里,就来看一下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吧。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用于生化研究,培养流行性感冒病毒、淋球菌、兔热病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色素。

正常参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青少年(儿童):110~160g/L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