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鸭脚起名乡情散文家乡的泥鳅黄鳝田螺
2025年10月21日 热点资讯
乡情散文:家乡的泥鳅黄鳝田螺
文:小台山人
小时候,泥鳅黄鳝田螺在老家的稻田里十分常见,抲泥鳅拑黄鳝捡田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这些野生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好货,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可那时却大多是用来喂鸡鸭的,大人说能使鸡鸭多生蛋,在那个缺荤少营养的年代很少用来吃,对于这一点我至今也不大想得通。我娘是很怕腥气的,泥鳅黄鳝是不让我们上锅的,这可能是一大原因吧,奇怪的是并不是仅我家这样,好像其他人家也很少去吃这些,想想大概是烧泥鳅黄鳝要费不少油、酱油等调料,而这些都是要用钱买的,宁可不吃也不能耗钱可能是最大原因。相对来说田螺只要在饭锅里一蒸放点盐就行了,所以有时也会吃点。偶尔碰到很大的黄鳝也能蒸着来吃。小孩子们常会偷偷在灶堂里或野外煨着吃。
那时的田坑里常能看到托把长的泥鳅,有的黄黄的,有的乌青乌青的,听到声音靠近就“扑扑”地快速钻入泥里,使水一片混浊。要想在满沟水里把泥鳅抲住也不容易,最好的季节是水稻搁田以后,田坑里只有浅浅的寸把水,看到泥鳅时,只要把双手慢慢接近泥鳅,一捧就抲住了,要是泥鳅钻入泥里,连同糊泥一同捧起,泥鳅也跑不了,抲泥鳅实际是捧起来的,如果你想手紧紧的去捏去抓泥鳅,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有滑泥鳅之说。
黄鳝打洞比泥鳅深,有的在石坎里,有的在稻田里,稻田里的黄鳝洞打得很深,从一头打进再从另一头打出,黄鳝比较机敏,平常一般都躲在洞里,只露出个头在外,一听到响动就马上躲进洞。用钩钓黄鳝比较常见,把一根钢丝一头磨尖钳成一个弯“乚”就变成黄鳝钩了,用蚯蚓挂在钩里伸进黄鳝洞,并把黄鳝钩慢慢的轻轻的伸拉,就能吸引黄鳝上钩,手感觉到黄鳝上钩了就要用力一拉,黄鳝就钓在钩上了。在稻田里看到黄鳝躲进洞里时,用手在黄鳝洞的一头使劲鼓水,把水鼓混,混水会从洞的另一出口出来,多鼓几下黄鳝也会从另一囗逃出来,这时就要把中指钩起,其他手指捏成拳去把黄鳝拑住,假如想用手去捏住它,捏得再紧也会滑溜出去,因此叫拑黄鳝。抓黄鳝最有兴味的是夏天的晚上,由于闷热这时黄鳝会从洞里出来躺着凉快,用手电筒往田里照住黄鳝再用黄鳝钳一钳就行了,即快又多。
田螺有两种,小的跟螺丝差不多大,大的有乒乓大小,水稻刚种下小苗时最多,只要看到捡来就行。在田畈中央的水塘里的石坎上的田螺既大又多,夏天中午到水塘摸田螺,十分惬意,玩了水又能摸到不少田螺,不过大多时候要瞒着父母,约上几个小伙伴偷偷的去。深秋季节打草紫田坑时,大人们也会带上个鱼篓,因为这时泥鳅黄鳝都钻入泥底了,打田坑时能打出很多旳泥鳅黄鳝,一带两便,小孩子们会跟在大人后面把泥鳅黄鳝抓进鱼篓里。
儿时的田趣是难忘的,每每想起总使人留恋,只是听说现在田里的泥鳅黄鳝田螺是越来越少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