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现在新闻

砂锅炖菜起名更夫管家和御厨的奇葩组合竟开

2025年10月21日 热点资讯

我们知道,北京的菜系是以鲁菜为主,清真、淮阳为辅,兼有宫廷菜、官府菜、八方菜系齐聚。说起这官府菜,就不得不提到其中的代表砂锅居了。

砂锅居也是清末赫赫有名的“八大居”中,唯一一家经营满族菜的馆子。它的菜如其名,主打的就是砂锅系列,其中以砂锅白肉最为出名。

位于西四缸瓦市的砂锅居

可为什么这么一道听上去很是普通的菜能成了官府菜呢?这还得从满清的习俗说起。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国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其中的四朝都不是汉人的政权,因此它其实是个“胡气”很重的地方。

这“胡气”不仅体现在方言上,比如:北京人说“哈巴”指的是“讨好别人”;“瞎勒勒”指“胡说八道”等等,而且还充分地体现在了饮食文化上。

仿满清的旗人装

满人祭祖多用白肉(猪身上的五花肉、后臀肉用清水煮,不加佐料),而且有“心到神知、上供人吃”的传统。可王公贵族祭天祭地祭祖宗的,隔三差五就要来一回,撤下供桌的白肉自己吃不了那么多,就会赏给下人们食用,而下人们通常会偷着拿出去便宜卖掉,换些活钱花。

说回砂锅居。据说乾隆六年,一个刘姓更夫动起了创业的念头,他先是联系好定王府里的管家,从他手上定期买肉,然后在西四缸瓦市定王府外租了几间房,又弄来一口宽四尺、深三尺的特大砂锅,和御膳房的厨师傅一起干起了煮白肉的小买卖。

清朝的王公贵族祭祀很频繁

这御厨手艺果然不同凡响,白肉被他加入酸菜、粉丝等一应配料,烹制出来是肥而不腻,味道极佳,并且还物美价廉,于是大受布衣百姓、贩夫走卒的喜爱。这小店最初起名“和顺居”,不过人们都是冲着它的砂锅菜来的,所以渐渐便以砂锅居代称。

时至嘉庆年间,砂锅居已经成了京城颇具名气的餐馆之一,因它素来只有上午营业,过午便摘幌子关门(直到民国都还是这样的经营模式),宾客为了吃上这一口美食,不惜一早就前去排队,还留下了“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出己云迟”的诗句,可见其生意兴隆的程度。

砂锅白肉,肥而不腻,是砂锅居的看家菜式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只做半天的买卖呢?这可不是人家的饥饿营销策略,因为王府的余肉并不是每天都能买得到,于是店家只好将手里的囤货匀着用,每天做一点儿,这样日久年深也就成了习惯。

说起砂锅居的门匾,那也不输给京城其他老字号,它原来的“和顺居”匾额是由光绪朝的大书法家柏松年所题,而现在的“砂锅居”则是当代书法家柏涛的墨宝。

九转肥肠也是砂锅居的名菜之一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篇再见喽

中外食品工业网站

美术文献版面费

中国食品工业期刊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