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频道

商朝人起名字为何商朝帝王名字多以甲乙丙丁

2025年10月21日 热点资讯

甲乙丙丁……这些文字现在经常觉得是很普通的顺序计数,

但是,它们的本意是天干纪名,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里是指的是“日名”。

他们都是有特定的含义:

甲, 《说文》:“东方之孟, 阳气萌动, 从木戴孚甲之象。“甲像种子初发, 欲破壳而出, 为万物初始之兆。所以甲为天干之首, 意指开端之义。

乙, 《说文》:“像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 其出乙乙也。”乙就像春天的草木刚刚破土而出, 崭露头角, 但仍未完全摆脱坚土束缚, 其枝叶扭曲。但此时毕竟已破壳而出,初露生机。

丙, 《说文》:“位南方, 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 阳气将亏, 从一入冂。一者, 阳也。”甲骨文中丙的形象是日光照耀,形容草木生长繁茂, 充满生机的样子。

丁, 《说文》:“夏时, 万物皆丁实。象形。”它是夏天草木结籽挂果之象。树木结果表示树木高大丁壮, 预示着成熟。所以后面人丁、丁口之类的是指成年男子。

戊, 《说文》:“中宫也, 像六甲五龙相拘绞也。”六甲五龙相拘绞, 其实就是缠绕在一起形成圆圈,意指各种动物互相缠绕, 也是生物生长旺盛之象。

己, 《说文》:“中宫也, 像万物辟藏诎形也。”它是意指秋天天气转凉, 草木不再生长, 开始收敛定型, 动物准备避藏之处。

庚, 《说文》:“位西方, 像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意指秋天草木成熟时籽粒饱满、果实累累的样子。

辛, 《说文》:“秋时万物成而熟, 金刚味辛, 辛痛即泣出。”草木成熟则果实转坚, 根皮变厚, 食之味苦辣, 如金属之味。这是植物趋于老硬的转折。

壬, 《说文》:“位北方也, 阴极阳生, 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 接也, 像人怀妊之形。承亥。壬以子, 生之叙也, 与巫同意。”壬像生物怀壬之形预示新生命的开始, 也预示着旧的生命的即将结束。

癸, 《说文》:“冬时水土平, 可揆度也。像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揆度, 度量。冬天水土平整, 可以度量, 应该是说冬天气候干燥, 土地干裂。所以, 癸是指冬天万物凋零, 枯干败灭之义。

按照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过程,从出生到结束,从春天破土发芽直到冬天凋零枯干,形成了完整的一个轮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生命生长的规律周期。

而一个生物从出生到结束,依赖的最为关键的是什么?太阳。

所以,这些名字也就是属于太阳的另外名字。

然后这些“日名”的“天干”与“地支”结合,就形成了时间的计算方式,不过“地支”是汉代以前没有的。

在汉以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叫做“十二辰”,

“十日”与“十二辰”结合,形成日辰系统,也被叫做干支纪日的方式。

比如今天是2023年9月14日,这是按照公历的计算方法认为的。

按照农历呢,就是七月三十,但是按照干支纪日的方式,那就是癸卯年辛酉月乙亥日。

有了具体的时间计算方式之后,然后再放到帝王身上,他们有生日、死日、藏日、祭日……等等,其实都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

然后在他们死后用这个确定的时间点来称呼他们,也就成了他们的一种称呼,而具体是哪一个时间点,就引起了学界的各种争论。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他们的是用“日名”的意象所做的谥号,他所在位的是兴盛还是衰败等等。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日名”来称呼?不管是因为日期还是意象,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称呼?

原因也很简单,太阳崇拜。

太阳轮流升降于天地之间,以作为天地的沟通媒介。

殷人也熟知黄道(即日道)有二分二至的结构,且与地上的四季变换有关。二分时,日出于正东,而落在正西方,因此东西方也代表了掌管大自然死生规律的神能。

殷人在春分进行迎日礼,欢迎日暖、祈求生机降临;在秋分举行送日礼,送别日暖,并祈求死后再生。

这不仅涉及大自然中的生灭循环,也推及人的生命历程,希望死亡后可以再生的观念。

帝王死后要埋葬在地下,就如同太阳落下,而希望能够升天,就如同太阳一样再次升起,那么选择“日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中国航班杂志官网

传媒论坛编辑部

车时代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