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姓黎铭什么好暗战衡阳一门四忠烈
2025年10月21日 热点资讯
2008年8月的一天,已是步履蹒跚耄耋老人的姐弟谢培菁、谢培建及其家人,接到国家有关部门授予"谢小球革命烈士"的通知书时,他们潸然泪下,才知道失踪几十年、一直杳无音信的亲人干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而这一迟来的消息,也让谢小球的妻子盼了足足50年。
时光的年轮要翻回到解放战争末期,蒋介石眼着着大陆江山不保,节节败退到台湾,欲凭借台湾海岛的自然天堑优势作垂死挣扎。
为了配合早日解放台湾,策反国民党军队及党政要员阵前起义,一张形如蜘蛛的地下情报大网在台湾岛上铺开。
1950年2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台湾保密局秘密逮捕,并于一周后叛变。
随着蔡孝乾的叛变,给造成包括吴石、朱枫等多名潜伏在台湾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捕杀害,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大破坏。
白色恐怖迅速弥漫全台湾岛,这天清晨,一名潜伏在台湾的中共地下情报员在外出传递情报时,也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抓获。随后与他一同执行潜伏任务的中共地下情报员谢小球,也未能幸免被捕入狱。
谢小球何许人也?此番来到台湾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那是1949年10月,在湖南衡阳的一个小山村,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中共地下党特派员段徽楷,急匆匆的穿过熟悉的山路,来到了一处民房前,敲响了房门,前来开门的人正是谢小球。
谢小球是湖南衡南县人,他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一名少将,而段徽楷与谢小球又是要好的朋友及"亲戚"。两人一起参加过北伐战争与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都同为国民党军官,不忍心看到"同室操戈",同胞相残,便一起率部阵前起义。
起义后,谢小球选择了告老还乡。在家乡,他念念不忘报国之志,经常与湖南私立建德中学的教导主任、中共地下党员刘子直探讨国家大事,并深受启发,让他对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有了更深认识,更加坚定了他追随共产党的主张。
这次段徽楷登门来访,是希望谢小球与他一起潜入台湾,进行情报收集工作;并且他还带来了一个党组织筹备已久的计划,前往台湾,伺机策反手握重兵的"台湾防总司令"、国民党中将的"堂兄弟"一一段沄。
党组织派段徽楷等执行这项秘密任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因为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
1950年11月,谢小球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启程前往天津。由于任务特殊,为了保密需要,他并没有告知妻儿自己的去向。谢小球临走时,就对他年幼的女儿说:"他到外地做生意去了,要她多照顾妈妈,他以后还会回来。"
一个月后,段徽楷与谢小球在天津会合,两人一同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轮船,按照段沄的安排,两人在1951年3月从香港入台。
谢小球到了台湾之后,充分的了解了岛内的当前局势,也向段沄详细畅述了我党对阵前起义、弃暗投明的优待政策,也告诉段沄:"解放台湾的局势已经不可阻挡,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最终只会沦为蒋介石的政治牺牲品和炮灰。"
段沄跟着国民党从军几十载,久经沙场,屡立战功,现在虽位高权重,贵为"台湾防总司令",但对国民党及蒋介石集团表现出了失望与不满。
经过"妹夫"谢小球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原本就对蒋介石政权悲观失望的段沄,当即决定率部择机阵前起义,配合解放台湾。
原来段沄与谢小球既是同乡又是战友,关系相当好,也看中谢小球是个人才,于是段沄做媒,把他的妹妹段玉嫁给了谢小球。
后来,段沄也说服在台湾军队担任少将的亲兄弟段复,一同共谋起义大业。
段沄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谢小球安排在台湾国民党军队内部工作,谢小球用自己的身份作掩护,将段沄提供的情报整理成文,并且对情报内容进行加密保护,书写完毕后,他将暗藏情报的信函,交给与他一同来台的段徽楷,由他负责传递。
1952年8月的一天,段徽楷外出准备向香港中共地下党组织寄信,传递情报,由于叛徒出卖,身份暴露,被身后跟踪的国民党特务逮捕,不久,谢小球、段沄及段复也相继被捕。
谢小球等人被捕后,被关押在人称"阎罗殿"的"台湾保安司令部"。在此期间,保密局特务对他们严刑拷打,使用电椅、老虎凳、烙铁等酷刑,但他们不顾皮肉之苦,至始至终没吐露过一个字。
1954年1月30日,谢小球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向看守要来纸与毛笔,他用哪双被特务折磨的变了形的手,艰难的握住笔,在宣纸上缓缓的写下:"余死后请将余尸交火化交陈莹及余侄谢培郁带回大陆,作余妻余子之纪念。"并写下了留传后人的绝笔词:
自古圣贤多被囚,
豆箕相煎诚堪忧;
天荒地老家何在,
万里孤舟泣白头。
1954年2月3日,由于谢小球等人的宁死不屈,台湾国民党当局始终无法从他们身上获取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便以"通共谍案“的名义将他们杀害。
如今,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两岸亲人合力将四位烈士的骨灰从台湾运回故乡,安葬在湖南衡阳市衡南县谭子山镇杨湖村一处向阳的山坡上,取名"归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漂泊,四位烈士终于魂归故里。
文中的段徽楷、段沄和段复是堂兄弟,而谢小球又是段沄的妹夫,这就是"一门四忠烈"。
在隐蔽战线上这无声的战场上,有着许许多多像吴石、谢小球一样具名和不具名的战士,他们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执着,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建奇功。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图片来源CCTⅤ一4"国家记忆"栏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