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绍友重庆游客在桐梓七二村乐呵呵地当上
2025年10月21日 热点资讯
人民网-贵州频道
“陈哥,陈哥,我们家厨房的水管坏了,麻烦帮我看一下。”
“来了,来了,我拿起工具就来。”
8月6日上午11点,贵州省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天秀山庄老板娘陈明秀正在厨房为重庆游客煮饭,眼看就要到吃饭的时间点,水管却坏了,急忙叫陈哥帮忙。
重庆游客陈厚荣帮助天秀山庄修水管。彭光杰 摄
她叫的陈哥是到她家乡村旅馆度假的重庆游客陈厚荣,2010年中冶赛迪集团退休后,便开车到处寻找适合避暑的地方。驾车经过大河镇七儿弯时,陈厚荣发现气候凉爽、森林覆盖率高、风景优美、空气含氧量比其他地方高,就选择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10年,从没换过地。
大河镇七二村美景。 娄伦权 摄
陈厚荣是学机械的,对水、电、电动机等方面的安装及维修非常在行。冲击电锤、电钻、切割机、游标尺、双管粘胶、热合焊条等工具有好几箱,这些工具可是他的宝贝,不论到哪里他都随车带着。哪家的水管坏了,他主动帮助维修;哪家的电灯不亮,他帮助检查更换;哪家墙壁需要打个洞,他自告奋勇,热心相助,从不收取一分费用。七二村老老少少都尊称他“陈哥”,由于他会修的东西多,喜欢开玩笑的就戏称他 “万金油”。
重庆游客陈厚荣帮助大河镇七二村村民修电插板。彭光杰 摄
“陈哥是个万金油,以前我什么都不会修,家里什么事都找陈哥帮忙,我就跟着学,学到了不少技术,现在家里的水、电方面出现的一些小毛病,我基本能自己处理了。”说起陈哥,天秀山庄老板成绍友满脸都是感激和敬佩。
“陈哥,非常喜欢帮助人,每年都帮我们介绍客人,还经常帮我们修这样修那样。”七二村东风组刘学良,2015年将自家房屋改造,开起了乡村旅馆,取名葡萄园,可住60余人,每年陈哥夫妻俩都帮助介绍客人,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介绍来住在了葡萄园,说起陈哥,刘学良也是连声感谢。
大河镇七二村葡萄园。彭光杰 摄
青山环抱、绿树成荫、风景优美、干净整洁的葡萄园,是重庆游客早晚散步的理想之地。只要天气好,陈厚荣夫妻俩都会逛到葡萄园,和刘学良聊天拉家常。每到猕猴桃、葡萄、无花果成熟的时节,刘学良都会请陈厚荣夫妻俩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葡萄园乡村旅馆业主刘学良家的猕猴桃成熟了,请重庆游客陈厚荣及家人去摘猕猴桃。娄伦权 摄
“我是搞机械的,对水、电、机修方面非常感兴趣,七二村相当于我的第二故乡,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村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感到非常的充实和高兴。”陈厚荣高兴地说。
在七二村,像陈厚荣这样的志愿服务者还有很多。住碧海花园的重庆游客黄明忠也是其中一位。68岁的黄明忠是重庆毛纺厂的退休职工,也是一名党员。2012年退休后,每年暑期都选择来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避暑。看到方勇是七二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每天为了村里的工作忙上忙下,没时间接送客人,熟悉驾驶技术的黄明忠就主动做起志愿服务。到桐梓东站接游客,游客生病了送医院,送游客到县城购物,送游客到楚米赶场……只要看到方勇忙不过来,黄明忠便主动帮忙,不要一分报酬。
重庆游客黄明忠。 娄伦权 摄
2017年,张代英和黄明忠等重庆游客在闲逛时看到七二村石山组的精准贫困户张元伦患病,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虽然在政府的帮助下修了新房子,妻子在村里农业大户处务工,生活慢慢有了起色,但家里的家具不多。张代英和黄明忠等重庆游客看到张元伦夫妻俩热情好客,一拍即合,立即筹集资金为张元伦一家购买了衣柜、床、被套、衣物等生活用品。
重庆游客黄明忠帮助碧海花园老板接送客人。 娄伦权 摄
“碧海花园的方勇对人很真诚,我们在这里避暑,闲起没什么事做,送送病人,接送一下客人,感觉很充实,也很快乐。”黄明忠说做这点服务不算什么。
夜幕降临,七二村法治文化广场传来悠扬的歌声,重庆游客们在电吹管爱好者者刘老师的伴奏下,围着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挡不住的思念》《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欢快的歌曲,喜欢跳舞的游客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幸福的旋律在七二村山间久久回荡。
重庆游客在大河镇七二村法治文化广场唱歌。 娄伦权 摄
重庆游客在大河镇七二村法治文化广场跳舞。 娄伦权 摄
2010年以来,大河镇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让越来越多的重庆游客选择大河、爱上大河、恋上大河。如今,该镇已发展乡村旅馆53家,床位4500余张,年接待游客10000余人,乡村旅游年收入1500余万元。(文/图 彭光杰 娄伦权 王华秦 穆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