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耐心小窍门是什么孩子耐心差的根源是什
2025年10月28日 热点资讯
孩子有没有耐性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情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年轻父母往往只注意倾注对孩子的爱,忽略了原则性和引导,使得孩子的耐性越来越差,最终只会出现一连串恶性循环。孩子耐心差的根源是什么?怎样锻炼孩子的忍耐力?
耐性欠缺是这么“培养”起来的。在一些父母的意识里,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有求必应,而且越快越好。这无疑带给孩子一种错觉:我要干什么就能马上干什么。但紧急刹车,必定引来一场场哭闹并以父母的妥协告终。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分为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五种。一般教育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岁以前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果父母习惯于“即时满足”孩子,他就难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无法培养起来。因为,它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习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
孩子缺乏耐性的隐患。耐性不足的孩子,情商相对较低:他们比较散漫、自控力弱、做事有始无终;适应性差、喜欢依赖,不容易融入新环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知难而退甚至暴力的苗头。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觉,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孩子忍耐力训练最实用的五个方法
灌输“等待”的概念。1岁左右的孩子还不太明白“等一下”的含义。对孩子而言,父母有必要把抽象的“等”化成具体的事情,让他看到: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需要一点时间。
延迟满足,从易到难。操练孩子的耐性要考虑其年龄和承受能力,一点点延长他们忍耐的时间。对1岁的孩子,最初能等上三五分钟已经是不容易了,如孩子以大哭来抗议,就让他哭上1分钟;2岁孩子的忍耐力训练难度可稍大一些,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更好的选择,但他们的愿望要推迟到明天才能实现。
创设压力情境。设立压力情境是锻炼孩子忍耐力的好方法之一。例如,孩子要买价格昂贵的玩具,而您的支出计划中没有这笔消费,您跟他商量:可以买一个便宜的你喜欢的小玩具,但我没有更多的钱买昂贵的玩具,如果你能帮我节省生活费,我会很感谢你的。如此,孩子心中有了矛盾,开始主动调节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情绪,达到心态平和。
制造一点困难。有意识鼓励孩子在“坚持”的路上知难而进,能提升他的耐性。例如请孩子做稍稍超出他目前能力的事,告诉他一个窍门儿,反复说:我一定能行。借助这一方式,孩子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避免半途而废。
给点“阳光雨露”。在培育孩子耐性的过程中,表扬和奖励好比“阳光雨露”,因为控制情绪时非常痛苦,当孩子经过努力后有所进步时,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小奖励。这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自我激励。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删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欢我的作品的话,请关注我吧!为您提供优质的育儿知识,如有育儿方面的疑问或困惑,请私信我,我会及时回复,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帮到作为父母的您们,您们的育儿之路有我相伴。感谢您的阅读,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