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之治的历史背景南北朝分裂日久终于统一
2024年01月24日 热点资讯
开皇之治的历史背景:南北朝分裂日久终于统一
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中。像仿于罗马帝国分裂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
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和汉族争杀的战场,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因东晋偏安江南,整个世家大族都不忠心于司马氏,同时各士族之间常为了争权而北伐。
网络配图
公元386年,前秦臣羌族人姚苌称帝,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前秦臣拓跋圭称王,建国号魏,史称北魏。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称大单于,建国号大夏……五胡、十六国乱我中国。这时的中原人已不是汉时的中原人,汉朝的原有人口早已不足的一半。 中国开始蛮夷化,比起汉朝完全是一种经济文化的倒退。
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当时割据北方的五个主要少数民族中有一个是鲜卑族,鲜卑族的拓跋家族在西晋末年曾协助西晋政府抵御匈奴刘聪和羯族石勒,因而被西晋封为代王。
五胡乱华时期,鲜卑拓跋氏逐渐形成了代国,但在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征服了代国,然而383年的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瓦解,拓跋珪便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398年在平城正式称帝,是为太祖道武帝,历史上称这个政权为北魏。
北魏经过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两代人三十多年的经营,到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时,国势已经非常强盛,太武帝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先后消灭了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势力,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
网络配图
此前的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在扫平北方南燕、后秦等割据政权后,代晋自立,国号宋,是为宋武帝。以上述两大事件为标志,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多年的战乱使中国的文化、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多少百年的文明古城成为灰烬。多少文化宗卷遭焚毁。战国、秦汉时期的艺术基本是看不到了。
外来的宗教文化逐渐统治中国,中原大地上到处兴建大大小小的庙宇,供奉着外来的神。外来的佛教已远远的压过汉人推崇的儒家学说。异族的音乐、舞蹈、佛教的雕塑、绘画完全统治了中国。
- 上一篇:洗衣机排水阀卡了怎么办如何修理排水阀堵塞
- 下一篇:新手买基金如何控制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