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先后背叛鲁魏两国他到底是不是小人呢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吴起先后背叛鲁、魏两国,他到底是不是小人呢?
历史有不少上对吴起人品指责,说他为了当上将军而杀妻,先后背叛鲁国、魏国。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卑鄙小人,给这个良心之问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说法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吴起
母亲去世,吴起为什么没有回家奔丧?
吴起的家庭出身在当时应该算挺不错的,家里比较富有,甚至被称为“万金之家”。
在这样条件优越的家庭,吴起并没有成为我们后人所形容的那种纨绔子弟,也没有成为以经商为业的商人,而是志在政治,希望能找到个好的平台,一展抱负。
吴起为了寻找符合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四处花钱打点,或许他出手比较大气,这样的“万金之家”竟然被他折腾得倾家荡产。
这还没什么,更让他气短的是,把钱折腾没了,还是没找到能施展他抱负的平台和机会。吴起这样的作为,自然会惹来许多凡夫俗子的讥笑和嘲讽。
对吴起来说,这些凡夫俗子安知他的“鸿鹄之志”?按道理,吴起就算是败家,那败的也是他自家的钱,又没有败别人家的钱,这些凡夫俗子有什么资格讥笑嘲讽他呢?
于是,吴起气愤不过,把讥笑和嘲讽他的那30多人全都干掉了,再逃离卫国。逃离前,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上卿相,就决不回卫国(意思也就是决不回家)。
吴起到鲁国跟随孔子得意门生曾参的儿子曾申学习儒术。期间母亲去世,吴起没有回家奔丧,被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门徒,干脆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吴起不回家奔丧很有可能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当初发誓言犹在耳,还没当上卿相,就决不回家;二是大志奇才之人往往不拘俗礼;三是杀了家乡30多个人,回去怕遭报复。
魏武侯剧照
吴起为什么要背叛魏国?
但这种“君明臣贤”的蜜月期并没有维持很久,大约有13年的样子。随着魏文侯去世,他的儿子魏武侯和吴起的关系就没有那么和谐了。但至少,起初也还是有些蜜月期的味道的。
吴起在和魏武侯相处的前期,吴起还是敢于直言进谏的。比如,吴起曾陪同魏武侯乘着御舟顺流而下,魏武侯看到自己治下的大好河山忍不住大发感慨,说这些险峻雄奇的山川是魏国的国宝。
吴起听了当即犯言直谏,说国家的安危系于领导人的贤明,而不再山川的险峻。如果主上不为国家尽责,那么我们这些和主上同船而渡的人,可能都会成为主上的敌人。
可想而知,魏武侯当时心里那个不爽啊,可他没办法,他要装作一副英主的样子啊,只得说,你说得对,你的话我记住了!可吴起哪了解,魏武侯心里早已经有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了。
可见平时吴起没少干这种犯言直谏的事儿。日积月累,终于让自己给摊上事儿了。魏国宰相公叔痤,娶了魏国公主而权倾中外,可自己的才干实在没法和吴起相比,自然吴起就成了他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公叔痤有个仆人一肚子坏水,他看透了主子的心思,给公叔痤出了个绝妙的主意,果然就把吴起给赶到楚国去了。
公叔痤和他那魏国公主的妻子合作演了一出好戏,逼真程度高到了可以拿到奥斯卡的那种。公叔痤故意热情邀请吴起来府上做客。
可没想到的是,却让吴起亲眼目睹了极其恐怖的一幕:身为宰相的公叔痤竟然被妻子百般羞辱,但公叔痤慑于她是公主,只得百般隐忍。
这让吴起心里害怕,我的妈呀,魏国公主这么恐怖!谁了解,不久魏国国君魏武侯竟然要把他的另一个妹妹嫁给他,也就是那位可以拿奥斯卡影后的那位公主的妹妹。
吴起亲眼目睹了在公叔痤家里的那一幕幕,认为嫁给公叔痤的那位公主那么可怕,只怕这位公主也好不到哪去吧,所以,打死他也不敢娶这样的公主回家啊,当即婉拒了魏武侯。
魏武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你吴起是不是嘚瑟过头了?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了?心里当然恼羞成怒。吴起害怕魏武侯翻脸不认人把他干掉,只得仓皇逃离魏国,转而投奔楚国。
可怜的吴起,性情耿直又胸无城府,一位可以扭转乾坤的不世天才,就这样被那些官油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终究没能得到一位开英主主彻头彻尾的信任和重用,终究没能在一个国家一以贯之地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和惊天抱负。
魏武侯的短视和庸碌,终究注定了他要和吴起擦肩而过,也就注定了他要错失让魏国一举成为诸侯国中的超级强国的绝佳机遇。从他开始,魏国就走下坡路了。
到了魏武侯的儿子魏惠王手里,又错失了一个让魏国一跃成为超级强国的机会,因为他没听公叔痤的话,对公孙鞅弃之不用,让公孙鞅转而投奔秦国,公孙鞅于是亲手打造了一个强大的秦国。
综上所述,谁又有资格指责吴起人品不好呢?吴起吃亏就吃亏在了过于性情耿直又胸无城府,总是容易招人嫉恨,总是容易沦为争权夺利的官油子的牺牲品。这大概就是最能令后人读史时掩卷沉思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