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番号kr东北解放时期的OKR执行
2024年06月05日 热点资讯
OKR的内容不做多余赘述,O是明确清晰的目标,KR则是可以以度量的具体结果,是为了这个明细的目标服务的具体动作和迭代尝试,在这里我们不赞成日常行为放上去,而是为了挑高目标O所必要性尝试的KR设计。
历史背景:
1945年8月前后,日本投降的消息非常突然,大形势上大家判断日军必败但是没料想这么快。苏联1945年8月9日参战,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当时中共中央预计抗战至少还有一年半,各大战略区领导人在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还未回去,中央忙碌空前,具体的OKR设定如下:(八月中旬的OKR)
O:集中力量迫使敌伪向我投降,如不投降则逐一消灭;
KR1: 地方部队组成正规兵团,晋察冀军区从10万扩到20万人,迅速接受敌占区
KR2: 夺取大城市并任命了北平天津的市长,伺机占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形式变化如下:
8月14日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就是外蒙换东北,蒋介石和斯大林达成交易。8月26日条约公布,中共在东北的动作受到极大的限制,苏联为了条约限制必将东三省交给国民党
改动KR如下:
O: 有东北就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其清晰)
KR1: 通知排到东北的干部和部队迅速出发,只要苏联红军不坚决反对就采取非正式方式进入东北,不声张不在公开报纸媒介发表声明,山东的部队从海路进入并且越快越好
KR2: 9月14日积极与苏联方面沟通,照顾苏军的顾虑不用共产党和八路军名义进入东北,中央当天成立东北局,并来不及通告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直接刘少奇下令进军东北,“先行动再请示”。并指定备案:不采用八路军番号,不用共产党名义,如部队进入不行就放下武器脱下军装作为劳工或者难民到沈阳附近,如果遇到美军盘查就声称是难民回东北。
KR3: 经过周密测算,在重庆谈判时候清晰表达让出南方八块解放区,因为争也争不到,何不慷慨一点,算总账不吃亏。
KR4: 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策略
灵活,是行动上解放思想的典范,小部队试探,不让公开就秘密进入,不让过打八路旗号就该换成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啥的,
KR5:接近所能delay国军进入东北的速度,苏军要求美军飞机和军舰不得过来,所以只要陆路,共军发动三场战役:聂荣臻贺龙的绥远战役,刘邓的平汉战役,陈毅的津浦战役,是的国军陆路堵死。
总体抽调11万八路军,2万干部进入干部进入东北,是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接下来在1945年风云突变,国民党结合美国给到苏联压力,在11月19日通报中共尽快撤出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以便向国民党交接。11月20日制定出对应的KR:
O:如何尽快在东北占据足够的影响力
KR1:争取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KR2:坚决土地改革,引发参军参战和支前热潮
在1946年5月18日四平战役失败,主力撤退到松花江北岌岌可危。中共积极策动美国调停让国民党从6月7日开始停战,一直到10月份的四个月宝贵时间。创造根据地是工作第一位。让干部“跑出城市,脱下皮鞋,不分男女不分文武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全部到农村去,确定以能否深入农村群众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尺度,一切深入农村者给予奖励,不愿去农村去的给与批评。”
KR3:1946年5月4日,《五四指示》,恢复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抗战时期曾经团结各阶层共同建国,没打算斗地主。但是国民党一打内战,只有暴力斗地主才能激发贫苦农民的参战热情),北满40万人戴红花参军,士气超前。反观国民党兵源不足就只有靠抓壮丁
KR4:通过实际情况,改变原定的外线作战,而是内线作战突出共军的优势。比如在苏中七战七捷。以净失城市105座代价,歼灭国军32个旅。让出地方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在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放弃希望不断和各方积极沟通,没有断章取义而是积极沟通之后随时变化KR和手段,为了大的目标不断灵活演变。领导层面的积极垂范演绎得淋漓尽致。也充分诠释了领导层的带动作用;以及充分强大的组织能力,可以短时间动员内部的人员进行180°大转弯的任务,想像下现在的某家公司如果经验受阻,要求高管降薪然后全公司搬到低级别的写字楼估计都会流失一大批人,更不要妄谈让全公司人员奔赴一线见客户做客服发展合作伙伴,耐心讲解渠道政策和企业价值,认真建立生态系统了。更多地板结化的反馈是:这是渠道部门的事情,伙伴的招募不利是渠道的人太多,或者外部的伙伴水平太低达不到我们的合作要求,再就是在家歪歪出来不符合伙伴长远利益的规则,让伙伴长期观望不敢all in。
坚决,迭代,目标,这是在1945-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那个时期给全世界展示出来的优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