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小车开锁小窍门科普山西运城问界M7追
2024年07月15日 热点资讯
山西运城问界M7追尾洒水车事故中,车门疑似打不开。
后来又有图片证实以及家属回应,后车门正常打开了。
作为科普帖,我不去判断上述信息是否真实。我认为一切信息应该以官方最终认定和公布的为准。
单纯讨论一个问题:假设在此次事故中,车门是无法打开的,这是否能说明M7在设计和品质上存在缺陷或者问题?
先说结论,如果M7以115公里的时速追尾洒水车属实,那么从相关强制性标准(规范)来看,如果M7车门打不开是属于正常的,并不是设计或者质量问题。
为什么?
有关电动汽车发生碰撞后的安全要求,国内有四个强制性标准和一个推荐性标准。
《GB11551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参与该标准起草的车企有: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汽车、浙江吉利汽车、一汽大众、上汽集团、上海大众、神龙汽车、天合汽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现代汽车、大陆汽车亚太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
《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
参与该标准起草的车企有:上海大众、神龙汽车、广州本田、奇瑞汽车、泛亚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大众汽车、日产汽车、东风日产、丰田汽车、福特汽车、通用汽车、本田汽车、华晨宝马。
《GB 20071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参与该标准起草的车企有: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公司,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GB 20072 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
参与该标准起草的车企:上海大众、神龙汽车、广州本田、奇瑞汽车、重庆长安、大众汽车、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GBT 31498-2015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
参与该标准起草的车企:安徽江淮汽车、比亚迪汽车、重庆长安、一汽技术中心、上汽、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北汽福田、广州汽车、观致汽车、广汽丰田、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
上述规范分别规定了电动汽车在发生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被追尾的情况下,对汽车及乘员的安全要求。
这四个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国内所有车企的所有汽车产品必须符合这些强制性的要求,包括问界M7。
从事故现场照片显示的撞击角度,该次事故中乘员安全要求应该适用于强制性标准《GB11551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推荐性标准《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
先看《GB11551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在碰撞试验中,对于车门状态的相关要求:
4.2 技术要求
4.2.5 碰撞试验后,除支持假人质量的必要的工具之外,不使用其他工具,应能:
—对应于每排座位,若有门,至少有一个门能打开。如果没有门,移动座椅或改变座椅靠背位置使得所有乘员能够撤离(本要求仅适用于硬顶结构的车辆)。
—将假人从约束系统中解脱时,如果发生了锁止,通过在松脱装置上施加不超过60N的压力,该约束系统应能被打开。
—不调整座椅,从车辆中完好地取出假人。
碰撞试验对车门的要求
对于以上安全要求,有一个必要前提,就是碰撞速度必须是在48km/h~50km/h之间。
对于试验速度的要求
再看《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在碰撞试验中,对于车门状态的相关要求:
4.2 技术要求
4.2.6 碰撞试验后,除支持假人质量的必要的工具之外,不使用其他工具,应能:
4.2.6.1 对应于每排座位,若有门,至少有一个门能打开。如果没有门,移动座椅或改变座椅靠背位置使得所有乘员能够撤离(本要求仅适用于硬顶结构的车辆)。
4.2.6.2 将假人从约束系统中解脱时,如果发生了锁止,通过在松脱装置上施加不超过60N的压力,该约束系统应能被打开。
4.2.6.3 不调整座椅,从车辆中完好地取出假人。
碰撞试验对车门的要求
同样,对于这个安全要求,必要的前提条件是,碰撞速度应在56km/h~57km/h之间。
对于试验速度的要求
根据事故发生以来,截止目前AITO汽车官方发布的唯一声明显示,M7当时以115公里的时速发生碰撞。
洒水车通常以30公里/h的速度进行洒水作业,那么M7当时的实际碰撞速度至少为85公里/h。
这个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碰撞试验中要求的不超过60公里/h的碰撞速度。
在这样一个碰撞速度下,车门的开锁装置、相关的电路设备有可能发生损坏而导致车锁和车门无法打开。
因此M7如果确实无法打开车门,也不应属于设计缺陷或者质量问题。
事故给广大的驾驶员三个警示:不要超速、前后排都系好安全带、人才是最高级别的安全守护者。
希望真相早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