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装设计风格

养狗养不活人的原因老人为什么儿女越多越没

2024年11月14日 热点资讯

老人难活,这是我看了太多太多的生活中的沉重之后的感叹。养老,到底靠什么?亲情靠得住吗?保障又在哪里?养老这个话题,很大也很沉重,但我今天只想轻轻地说那么一小下。

因为看的太多了!

不是九个儿女养不了一个妈呀,就是七个儿女的老汉住山洞了;不是老大说老三出力少了,就是老五说老七霸房产了;不是老妈把儿女告上法庭了,就是老人眼看着儿女因为赡养大打出手,而叹息,流泪,着急,上火了……家家那本难念的经呀!

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真是难活呀!好像还表现为一种怪现象:儿女越多,老人越没人养。

真是奇了怪了!中国人不是最讲孝道吗?农村不是讲养儿防老吗?七个九个儿女的,怎么还倒老了没法活人了呢?

我看过一个老汉,忍无可忍把儿子告上法庭。在法庭历数儿子的恶行时,他很痛快,但是,当要宣判对他儿子的惩处的时候,老汉忽然眼睛暗淡了下来,好像明白了自己的胜利意味着什么,欲言又止的,最后哭泣了起来……那份犹疑,纠结,无奈,怎个叫人的心都为他碎……

我看过,一个家庭的子女迫于电视台的采访和村干部的调节,勉强接受了赡养老人。当主持人问流浪在外多日的老太太:“你高兴不”时,老太太没有表现出什么高兴。主持人还口口声声地问“怎么不高兴呢?怎么不高兴呢?咱这不就回家了吗?”……

高兴个屁呀!我就想了,有啥好高兴的?家丑在全省人民面前扬了个底朝天,就闹个勉强可以进家门。那又是家吗?刚才儿媳妇还指着她鼻子骂呢,这会就不是她了?勉勉强强进了那个家门,一个屋檐下别别扭扭的,有啥好高兴的!搁我我也不会高兴的。搁你主持人你会高兴吗?傻子 才高兴呢!给个窝,给口饭吃还不定有没有好脸子,就高兴了?能苟活下去,不至于饿死冻死了,就值得高兴吗?养猫养狗条件太差了,还说虐待动物呢,何况大活人了。

我就是觉得我们的一些主持人也好,村干部也好,总是满足于自己的小成绩,好像是,你看,在我们的努力下,一个家庭又团圆了!但其实实质问题一点也没有解决。

我就是觉得,中国式养老,是个非常糟心的事儿,也是个非常拧巴的事儿。你说,中国人吧,还讲孝道,讲人情,讲养儿防老。计划生育,中国的农村家家还生那么多呢!要是不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得多少?要说人口,那中国在世界上将绝对是生产第一强国呀。但中国老人难活又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现今的很多老人就是苟活,过着没有保障,没有享乐,没有尊严,没有人身自由的日子。就连想吃点啥,都做不到自主选择,就别说有什么想法了。

我时常想,人好像就不应该老。人老了,好像就变成一个非常尴尬的人了,活着好像成了一个非常不体面的事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那只是个遥远的传说而已。为什么呢?

这当然是个很大的话题了,社会保障,医疗制度,养老模式等等,无疑都相关。但我今天就想从亲情这一块上说,为什么儿女越多老人越没人养?

中国人的亲情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很值得探讨。中国的家庭万事依赖亲情,但亲情往往又是很不靠谱的。我觉得,中国人的亲情是分内外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致对外的时候,中国人的亲情表现出凝聚力。一旦内部有利害相关,就窝里斗。

人性的面前,一些简单的事,变得异常复杂。本来就是父母吃饱穿暖,有个窝,有份亲情可以慰藉这么简单的一点事儿,(中国的父母又都很省油,很好说话的)但是,就成了渴望不可及的事。在人性恶的暗流涌动之下,本该是风平浪静的家庭,变得波涛汹涌,甚至船毁人亡。

我就说,中国的事情就是复杂。什么事一搁到中国人身上,都会简单的事复杂化,甚至变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死结搁在那里。

中国的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渗透的太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人做事不讲合理性,只一味地感性化,父母对子女不计任何考虑地倾情相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往往是没有自我了的。反过来,子女对父母的回馈也是情感性的,往往是负向的情感。看惯了父母的牺牲的子女,长大了之后,也并没有成长好,并也还是视父母为索取的来源。没有了自我的父母,老了之后,在儿女眼里,不能够被当做人来对待,而只当其为负担。

中国人的很多事情都是和初衷相反的,甚至很有讽刺意味。就像幼儿园时就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中国的教育最失败一样,讲究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中国父母,反而养儿越多,养老越成问题。

父母在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拉扯孩子,孩子越多心里越美:我这么多儿女,谁还不给我口饭吃呀!但是,错!如果是一个孩子,这事恐怕还好办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在这里也一样。

我感觉到,亲情在人性面前表现为多重面目。我相信,儿女在小的时候,也曾有过“我吃干的,不让你喝稀的”的情感。但是,人性的复杂性,生活的复杂性,让这情感往往扭曲了。

话又说回来了,想说孝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孝敬在中国有时是个极其不简单的事。比如,你想尽孝,你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你搭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但其他兄弟姐妹有时不往好了寻思你:你要占房产了,你图什么什么了,父母给你钱了……反倒是不养娘的人,有很多说的。你很难!你也很闹心。再加上家里的那一半再进点什么言:人家都不养,就你养!费力不讨好!……你会很头疼。

一些报道中,主持人振振有词,一个妈养9个儿女能养,9个儿女养一个妈养不了……这话听着挺像回事,但是也未必就那么简单。如果一个妈把9个馒头分别给了儿女,长大后,儿女将九分之一的馒头给自己的妈,这么简单,那我想,再自私的人,也不会因为舍不得那九分之一的馒头,而让自己的妈饿死。

问题是,都觉得自己给的比九分之一大。问题又是,都觉得父母的箱子底很厚,给自己的那一份总是比九分之一少。但是又扯不清,道不明,没有一个量化的渠道让每一个人看清自己与他人。我认为,这里面有认知问题。自私让一些人不能客观评价事物。明明占了便宜,还认为自己冤得不行,有时甚至还说昧心话。互相指责,攀比,推诿,而置老人于不顾,往往是一些多子女家庭永远也演不完的连续剧。

再说,人也有种心里。有时也不是这个事有多大,都要叫那个劲儿。“凭什么……?”是最惯常的心态。有时兄弟姐妹间也就是一句话,但有人偏偏就不说,占了便宜还卖乖。

我总想,有打架,占便宜用那心思,伤那脑筋的工夫,还不如干点活挣点钱呢。但中国的子女就是要在家里挣个高低。我看见过,哥五个因为8000块钱一个破房子,打半年官司的。中国人在斤斤计较上特别有耐心,特别执着。因为区区一二千块钱就是打出人命来,也绝不含糊。

中国人宁可在原则性问题上含糊,但“谁亏了谁占了”的事情上是一定要掰扯清楚的。又问题是,这种事情掰扯得清楚吗?尤其是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能有真理可讲吗?清官难断家务事呀!我觉得,这固然和中国人穷有关,穷山恶水出刁民嘛,但也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我就是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邪门。当然和受教育也有关,教育也决定思维方式呀。

养老院目前看也不是理想的养老所在,因为中国的养老院很值得商榷。那里的有些情形更让人叹忧:仿佛老人真成了混吃等死的多余物了……

这个话题好像越说话越多,也越说越说不清楚。算了,赶紧打住吧。等以后啥时候想明白了再说两句。

通篇,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给的多,子女成长少;占便宜的心思,让中国的父母很受伤,更让中国的子女专注于窝里斗,而多不成器。中国的子女不出息,中国的事业不发达,有多少都是人的精力用错了地方!这恐怕是更深一层的悲哀了。

河北农机官网

科学与财富杂志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模型世界官网

家庭生活指南

化工管理官网

乡村科技杂志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