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今日新闻

松江养猫领养中心养猫养狗不稀奇上海开始流

2024年11月14日 热点资讯

打造适宜漫步的公共空间,一把小小的座椅很重要。今天上午,上海市举行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认建认养启动仪式。新民晚报记者获悉,截至12月,上海已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8处,明年将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

杨浦赤峰路

名人认建座椅亮相街头

最近,愚园路523弄内,一把有着“文艺气息”的座椅火了。木质椅凳与奶咖色墙面相得益彰,椅背上左侧,“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写下了“为祖国、为党、为人民而写作,对我来说,是终身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右侧,则有著名指挥家曹鹏题写的“行善播爱,立德于世”。有太阳的日子,长椅总是很抢手,大家歇脚的同时,也会仔细看一看椅背上印刻的乐谱和话语。目前,静安寺街道已有12位名人认建座椅,为路人提供休憩的同时,也为城市提升了文化内涵。

愚园路上,吕其明、曹鹏认建认养的座椅

更多的公共座椅,是由沿街商铺、楼宇企业、普通居民共同提供和养护的。新民晚报记者获悉,目前街道内已有公共座椅点位117处,能同时供近700位市民歇脚。其中61处为商家共享,56处是改建、提升、新建的。

“我们街区比较小,没有太多空间新建座椅,因此提出大家一起参与,比如老麦咖啡、皮爷咖啡等沿街商铺都很支持,将商铺外摆位空间开放供市民休憩。”静安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顾海斌说,“此外,按照‘就近原则’,我们以居民区为单位,鼓励居民也积极参与认养。比如愚园路上的居民冬天为公共座椅做了坐垫、定时清洗,看到椅子脏了也会主动擦一擦。”

愚园路商家共享座椅

打造“可以坐下的城市”

静安寺街道的试点,是全市推进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的缩影。漫步全市,有特色、有创意、有内涵的公共座椅已越来越多。在黄浦区中共一大会址和中共一大纪念馆区域,4种类型的座椅和红色文化结合在一起;在苏州河沿线,智能音乐座椅兼顾了休憩和景观的功能;崇明花博园内,废弃牛奶盒制成的环保长椅创意十足;松江区通波塘西岸的座椅,体现了老水厂历史文化;徐家汇商圈空中连廊的座椅,则由沿线商场承担管养责任……路上的花箱、花坛边沿、商家的外摆位,都“变身”为一处处休憩空间。

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

徐家汇连廊

启动仪式上,新民晚报记者获悉,今年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出台了《本市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的工作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新增一批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一批休憩座椅布局分布,提升一批休憩座椅功能品质,共享一批沿街商户店铺座椅,打造“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

目前,全市公共空间座椅优化提升有多种方式。一是结合“美丽街区”建设等,同步新建、改造座椅,突出文化内涵的提升。二是强化公众参与,动员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座椅设计设置和认建认养。三是鼓励社会共享,动员沿街商户利用外摆位,开放座椅供市民休憩。今后,公共座椅还有贴上“共”字LOGO和二维码,更有辨识度。

认建并不仅限捐资

其中,对于认建认养,相关部门表示认建不仅仅指捐资。“也可以捐点子、捐设计方案、捐文化和价值理念,或者作为志愿者参与养护。有居民说是不是政府建座椅钱不够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希望倡导城市治理新理念,所有人都是城市的主人,都有责任去维护城市客厅里的‘家具’。”市绿化市容局市容管理处处长王永文说。

松江区通波塘

此外,本市正在制定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社会参与的导则,对参与渠道、形式、实施流程等进行框架性界定,导则预计明年出台。但王永文表示,真正实践中并不“一刀切”,鼓励基层“百花齐放”“一点一策”,让市民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市民认建的资金,或将考虑采用公益基金的方式进行管理和监督,保证公正透明。

截至12月,全市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8处,其中新建5295处,改造提升2840处,认建认养523处,社会共享850处。明年内,本市将通过新建、改造提升、认建认养、社会共享等方式,计划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

金海岸工作室(作者 金旻矣)

图片:刘歆绿色上海

来源: 新民晚报

智库时代官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官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杂志社

中国民商杂志社

新晋商编辑部

金融文坛杂志社

E动时尚官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