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客厅装修设计古人客厅怎么布置
2025年04月25日 热点资讯
中国古代的客厅,称为厅堂 是会见宾朋、长幼教谕、喜庆活动的场所, 需镇得住场面。 厅堂中的家具, 早在宋代就有一定的陈设内容与格式, 到明代后期逐渐形成了风格, 并迅速流行起来。
常见的厅堂家具有: 翘条几、供桌、八仙桌、长书案、罗汉床、 茶几、香几、博古架、落地屏、插屏、 镜屏、太师椅、圈椅等。 这些不同的家具组合在一起摆放, 其陈设规律是相当有考究的, 能充分反映出主人的学识、修养、气质和品位。
在古代, 我国传统厅堂的陈设讲究严格有序, 中规中矩, 以正厅中轴线为基准, 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 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
尤其是正厅, 通常都有前后门, 是由外进入内屋的通道, 故厅内陈设较严整静穆, 多以“疏朗多空余”的方式陈设布置。
家具、楹联、匾额、挂屏、书画屏条 都以中轴线形成两边对称布置。
入门正对着板壁或屏风, 起到挡风辟邪和加强私密性的作用。 板壁前放长条案, 条案前是一张四仙或八仙方桌, 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 以右主、左宾或左上右下为序, 皆以“序”来入座。
墙正中挂中堂字画, 这一定是按 “皇、相、翰林、名人、格言” 为序的匾额, 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中的“序”和“礼”。
墙两侧配上条幅, 皆是名人字画, 内容多为儒家治家修身格言。
堂中央两侧摆放对称的几和椅, 是晚辈或下属的排列座式。
一般而言, 厅堂家具的摆放, 是最能体现家庭精神境界 和生活品位的焦点。 可谓“添一笔则无章,少一笔则意寡”, 只有相得益彰, 方能起坐之间, 自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