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繁多等级森严门匾上能挂府字的家庭
2023年11月24日 热点资讯
古代礼仪繁多,等级森严 门匾上能挂府字的家庭却是寥寥无几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门匾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引言
《礼记·乐记》中有言:“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阶级分明,礼制森严。而礼制其实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在一套完整的礼制中,皇帝在其中拥有绝对权威。古代礼制沿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细致到家庭住宅的称呼。古时候,很多家庭会在大门上挂上昭示自己身份或者姓氏的匾额,但是这个匾额上的字可是不能随便写的。
现如今,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很少能看到古时候那样的高门大宅。不过在古代影视作品中,导演为了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便常常会使用一个特写镜头——宅门上方挂着的匾额“某府”。
▲常遇春剧照
但是这与他们的官职和权力无关,而与他们被封赏的爵位有关,爵位在公爵以下的官员就不能将自己的住宅称为府。而明朝又规定了,如果官员没有军功是不能封赏为爵的。所以像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文官虽然手握大权,但是他们的住宅也只能称之为宅。
结语
军功爵制是封建时期官僚体系的一种重要部分。一般而言,官位是行政系统里的级别显示,而爵位更像是附加的荣誉符号。如此,所谓“徐府”“常府”,也都是一种荣誉符号的体现。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似乎觉得没多大意义。但在礼制森严的古代,却是一项极难获得的荣誉。
参考资料:
《礼记·乐记》
《周礼·天官大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