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怎么吃龙爪菜昆明三华山妙高寺风
2024年05月06日 热点资讯
上次说了妙高寺令人垂涎欲滴的招牌素面——冬菜面。这次我们说妙高寺的另一道美食——油炸龙爪菜。
龙爪菜得名的由来:
听着“龙爪菜”的名字高大上,其实龙爪菜就是云贵川三省春季漫山遍野都生长的蕨菜。只不过因蕨菜叶子长得像传说中龙挥舞的爪子,因此而得名‘‘龙爪菜’’ 。龙爪菜不用种植,基本上都是呈野生状态,是一种很“亲民”的原生态野菜。老一辈的昆明人习惯称之为“龙爪菜”。
龙爪菜常见使用方法:几场蒙蒙的春雨过后,龙爪菜也睡醒了,它们从地底下偷偷地探出头来,几天过后,它长高了。山下的人们三三两两相约到山上去采摘,一个下午就能摘到一背篓。在人们的眼里,它漂亮,好看,还能吃。这种野菜的吃法很多,有炒食、凉拌、油炸和晒干后炖腊肉(排骨)。龙爪菜背回家后,首先要把它清洗干净,然后烧一锅水,等水开了把龙爪菜放到锅里煮,先要把它站着煮,煮到四成熟再把叶子放下去煮,煮至五成熟,就拿出来放到清水中浸泡,一天多换几次水,浸泡后的龙爪菜就可以加工食用了。
龙爪菜营养丰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虚寒者勿食,常人也不宜多食,龙爪菜虽然营养丰富,但也不能常吃,一般都用它做凉菜,凉菜是素食,多吃了会伤阳气,龙爪菜含有一种叫原蕨苷的物质,这种物质有致癌作用,原蕨苷易溶于水,如果在烹饪之前把龙爪菜焯水后放在水中充分浸泡且多换几次水,龙爪菜中的原蕨素含量就会降低,所以用凉水浸泡过的蕨菜也可以放心食用,世间万物皆有利和弊,只要不过多食用龙爪菜,是不会成癌的。
妙高寺的龙爪菜出名原因有二:原因一:妙高寺的龙爪菜有”一排(pai)长(chang)“。昆明方言:意思为妙高寺的龙爪菜很长。“一排(pai)长(chang)”为昆明地区的方言,长度单位,指成年人展开双臂,从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距离。大约为1.6米至1.7米。
妙高寺”一排(pai)长(chang)“的龙爪菜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是从侧面说明了妙高寺周围的龙爪菜比其它地方的龙爪菜肥壮,这个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妙高寺周围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几个龙潭在周边),土肥水美,妙高寺周围的龙爪菜自然长得粗壮些。这一点,妙高寺的龙爪菜是占了地利的。其实妙高寺周围龙爪菜嫩芽长一米多高的情况是不足为奇的,一些蕨菜生长在左右两边都是石头的夹石缝里,因为植被好,所以石缝里的土壤为腐殖土,但是石头阻挡阳光,龙爪菜为了追求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就朝着阳光拼命生长,故从石缝里长出的龙爪菜就长得高一些,壮一些,就像鹤立鸡群,出名了。
原因二:妙高寺的龙爪菜的食用造型方法与普通的龙爪菜食用造型方法不同。
龙爪菜常见的使用方法有:炒食、凉拌、煮和晒干后炖腊肉(排骨)。但是听老辈人讲,妙高寺有一种油炸龙爪菜的方法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这就是妙高寺龙爪菜出名的地方。
妙高寺的油炸龙爪菜奇特之处在于它的造型。就是做熟可以食用的龙爪菜放在盘子里是像龙盘成一圈的样子。具体就是以龙爪菜的嫩尖部为圆心,把龙爪菜的茎部围绕嫩尖一圈圈盘起来,然后把圆心的嫩尖立起做成龙头的样子,然后用细竹签穿过盘好的龙爪菜定型,看上去像蚊香那样的一盘的。然后放入面浆中挂浆,在放入干粉中裹上干粉(面包糠也行),放入油锅油炸至金黄起锅,切块,抽出竹签,放入盘子造型即可。
妙高寺酥炸龙爪菜,分享制作过程如下:1.准备好新鲜从山里采摘回来的龙爪菜洗净,还要准备面粉;
2.清水煮沸,放入洗净的龙爪菜,焯水;(注意嫩尖烫一下即可,熟透了会稀烂)
3.汆烫好的龙爪菜,过冰水;浸泡8小时以上。
4.把龙爪菜造型做成盘龙状。用四根细竹签定型。
4.面粉150克加适量的水、盐、五香粉、草果粉,拌均成面浆,把定型成盘龙状的龙爪菜裹上面浆;
5.把裹上面浆的龙爪菜,放入干的面粉(面包糠)中,均匀裹上干粉;
6.热锅,倒油适量的油,油温160度时,放入龙爪菜炸;注意:油要多一些。
7.微黄翻转另外一面继续炸至全部金灿灿的即可。
8.起锅,将炸好的龙爪菜切块,抽去细竹签,装盘造型。因为面浆受热凝固,将龙爪菜黏在一起,所以龙爪菜不会散开,看上去像一条龙盘起来,中间的嫩叶看上去就像高昂的龙头。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讲究造型,直接将龙爪菜挂浆油炸也可食用,但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又说不出来是缺少什么,我想是缺少情怀,但又感觉不是,到底是缺少什么呢?各人念想不一样吧!
佩服过去古人食不厌精的精神,将普普通通的龙爪菜做的色香味俱全,并且令吃过的人久久不能忘怀,没有吃过的人听听就口舌生津。其实,做人做事何尝不是这样,你的心思放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那里。